成为火种,点燃动力

陈菊红    腾讯公司副总裁、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负责人
吕振亚    《中国新闻周刊》社长、《中国慈善家》社长
沈东曙    乐平基金会联合创始、《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出版人
李    刚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本期主持人

李  刚:
各位线上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科技向善之夜―—企业社会价值之路的圆桌讨论现场。今晚我们请到了三位重磅嘉宾,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听听他们在中国公益慈善和社会创新事业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共同探讨如何用创新的方式推动社会价值的创造。

2022年刚刚过去,第一个问题想请问三位嘉宾,您是怎么看待刚刚过去的2022年?或者说这一年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吕振亚:
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角度不同,但总体感受可能还是比较一致的,就是过去的一年经历了很多挑战。我们是整个社会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最近也看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例如腾讯推出了新冠药品互助这样一个公益互助平台。我看了以后眼前一亮,我的朋友圈里也在广泛转发,这也说明艰难和挑战终将过去。这是我初步的一个整体感受。

具体一点,比如中国慈善家年度盛典是公益慈善领域一个年度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坚韧的力量。我们当时选择这个主题,是从几个维度来考虑的。首先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本身就很有韧性,因为他们在2022年遭受的影响跟其他行业是一样的,甚至有时候更难。坚韧首先是对这群从业者的一种致敬。第二个层面,就是他们在做的事很难,因为公益慈善它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它是久久为功的事业,更需要坚韧的力量和精神。所以我们想从两个维度跟业界一起来讨论和共勉。

陈菊红:
2022年互联网行业都在降本增效,腾讯也是明确提出了降本增效的要求,这也成为我今年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我看到整个腾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减少了脂肪、增强了肌肉。而这跟我们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有比较大的关联。

有时候就是要去做难而正确的事,你用什么方法,怎样上下一心,最后把它做成一个长期的事情,才能养成一种习惯,这个机体才会一直有活力。社会价值本质上不是只去做一件好事,而是可持续地做好事。

如果从SSV本身来看,这个部门在2021年成立,2022年我们在几个重要的领域都在全面下场,各个团队都在用腾讯所擅长的事情与积淀,努力在社会价值这一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这也让我们在很多不确定性中找到了一种确定性。

沈东曙:
今年斯坦福中国社会创新峰会,副标题是迈向共益新世界。而首场我特别请了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陈嘉映教授,请他来谈一谈何为良好生活。一个共益的新世界和一个良好的生活,既是大家期待的一种愿景性描绘,也像嘉映教授在会上讲的,其实更意味着你对不同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在这样的一个想象当中你如何去行动。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社会创新这些词越来越跟日常生活相关,跟何谓良好生活相关,跟我们自己的行动相关。大家对于何为良好生活不仅仅停留在一种思考,而且是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我觉得这种跟日常生活的连接感,是过去一年我自己特别有感触的。

李  刚:
刚刚菊红谈到,现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事情已经铺开和下场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请问您如何看待社会价值跟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您觉得这条商业与社会融通的道路,是不是SSV已经走出了第一步?用商业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您有哪些新的思考吗?

陈菊红:
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它是一个融通之路。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价值概念如果能比较好地进行融合,就说明企业跟社会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共振和共生关系。企业本身更有希望基业长青,而对于社会来说,这样的企业或者说社会力量能够因此产生更多的正外部性,这对社会来说也更有益。

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将自己商业或技术上最擅长的能力发挥到社会价值上,事实上能把社会价值做得更好更高效。就像刚才吕总提到了,腾讯出行和腾讯地图一起做的这个疫情期间的药品互助平台,它背后的团队奋战了好几天,但是它所运用到的一些基础能力包括确保安全的技术能力,是依托于这个团队一直以来具备的扎实的能力基础,而现在这些能力正好可以去帮到这件事情。而SSV更多是在发现一些场景,然后借助外部和内部的共创力量来一起做这件事情。

除了刚才那个例子之外,我们几个比较大的产品和跑通了的试点,其实都是这样。像是微信支付和腾讯公益的爱心餐项目,它用产品思维和公益的能力使得社会价值可持续起来,串起了受益人、捐赠人、商家等相关方,我们今年也会继续推广这个项目。再看腾讯的天籁,就是把腾讯会议降噪的能力运用到解决听障问题,运用算法和AI能力,帮助国产助听器厂商将复杂场景下的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

当然总体而言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从本质上来说,我还是认为好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应该是能融为一体,这样才是比较长久,这也为我们在探索可持续价值这件事情时,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对未来的想象。比如我们在做针对基础科研的资助项目,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有什么回报,但是它的价值也在这里,因为它后面有科技创新的空间,可能也有商业化空间,这些想象空间是需要支持和点燃的。

就像我跟我们团队经常说,某种意义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火种,对内对外接上了、点燃了,别人的动力其实本来就很强大,只是需要我们去激发那一下。但这中间的过程可能也是很长很难的,所以我很赞成,这需要坚韧,这项事业对韧性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李  刚:
想问一下吕老师,前不久中国慈善家举办了2022年度的向光年会,主题是“从社会责任到社会价值”,也把社会价值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想问一下您如何理解商业价值跟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依托媒体平台推动公益生态建设?

吕振亚:
这个问题可能今后共识会越来越多。首先我认为当商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面临进入到社会文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追求社会价值跟追求商业价值的高度统一性。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所以没必要再纠结或者是讨论两者之间的对立或者是矛盾,而是去更深入理解和践行两者共生、共赢、共融的关系。

刚才菊红提到腾讯在做的一些探索,本身就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一个证明,接下来无非就是去探索和研究更好的实践方法,找到更好的落地项目,来推动商业文明跟社会文明更大的进步。

刚才你提到的公益生态,这三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作为一家媒体,《中国新闻周刊》是一个时政性的刊物,它的角色或者定位是一个倡议者或者是一个传播者。但中国慈善家这样一个平台,一开始我就把它定位为不只是一个传播者,而是一个共建者。我们愿意参与到慈善公益这个大的领域里面来,成为其中一份子,探索我们可以做什么,或者能为行业里面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2022年的探索可能更有感触一些,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些采访或者是活动办不了。但另外一个好处是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能不能安心做一些基础性、学术性的一些研究,搭建一些为服务提供基础性支撑的能力建设框架。所以我们正在搭建一个影响力慈善的分析架构,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分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它不是一个评价体系,我们研究的主体更多是人,而不是研究事或者是项目。

因为中国慈善家的定位,主要还是以人作为报道对象与传播主体。平移到我们的研究工作来讲,要把人作为我们的研究主题。研究的方法是主要分析他的行为,而不只是介绍或者是研究他做的事。最后初步的想法是能形成一些案例和经验,未来可以在这个领域里供大家一起来研究探讨,或者是为慈善公益这个生态研究提供一些样板。这是我们目前为公益生态在做的一件符合自身定位或者是能发挥自己特色的一件小事。

李  刚:
乐平基金会是一个专业的公益慈善机构,我现在就同样的问题问到沈老师,您怎么看待商业价值跟社会价值的关系?在您的思考当中这是不是一个真问题?

沈东曙:
乐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中国的共益经济和共益企业的发展。这些共益企业的规模、成长性、商业逻辑成不成立,是很多人都会关注的问题。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我们认证的这50家中国的共益企业,还有我们另外推出的一个社群中用共益企业这套方法论来工作的400多家企业,他们的商业成长一直非常好。

经过这些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是坚韧的力量,而且是创造的力量,还是正在发生的未来的力量。这些企业越来越多在商业上的成功,也证明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中国市场的适应性。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很多的VC也愿意去投资这样的一些机构,这就是涉及到刚才您讲到的生态也在变革。这种生态变革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还有一个拥抱多元价值的问题。

最后,我觉得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不仅需要像乐平这样的机构去推动共益企业、共益经济,推动全球的学习网络,推动资本市场变革。还有一点就是需要像SSV这样的社会创新实验室,它们担负着很重要的使命。我相信在2023年这样强调实验性、强调靠全球学习和技术来推动的社会创新实验会越来越多,而且他们会寻求联盟来扩展他们的影响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相信具备走向共益新世界思想的共益型企业家们会扮演很好的角色,而资本市场应该也会更支持他们。

李  刚:
最后,请问菊红对2023年的展望是什么样子的?您有一些什么可以剧透的工作重点?

陈菊红:
从工作和做的事儿上来说,我们明年所有进入的领域都希望去探索可持续路径,明年是更关键的一年。这个事看上去简单,但我们内部从立项开始,都折磨都非常厉害。一开始大伙也不是很理解,你从立项就问我这事怎么可持续,你是不是想多了。但一年以后,大部分SSV的人都知道,可持续一定得在你脑子里头,你干了一段时间试点,再往大了做,如果不可持续,其实跟你以前干的事情没啥创新,你只是在更多的地方做了公益,所以这个可能会成为我们着力点一个基本考量。

大家都谈到了大的生态、环境,我觉得只要整个社会,或者从倡导上来讲,或者从政策上,它是鼓励创新的。不在于是商业创新、社会价值创新,只要是鼓励创新的,而且鼓励创新是有机制和可能性的支持,那我觉得真的是向阳而开。非常期待有这样一个土壤,包括中国整个社会在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我觉得都和创新息息相关,这是我个人理解。它的一致性也是一样的,你要是不可持续,它根本谈不上任何创新。

所以一言以蔽之,2023年我期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而且它一定会回报给整个社会一个巨大的发展动力。

李  刚:
沈老师,您对2023年的期待是什么?

沈东曙:
我自己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刚才说的何为良好生活这种东西。因为我们讲了这么多社会创新,还是缺乏人们的公共生活参与。所以我感觉,2022年人们会觉得自己更能做一点事儿,就像比如通过消费你可以支持什么,通过投资你可以支持什么。这样的机会更多一点,减少你参与公共生活、参与建设良好生活的这个难点,增加你的可及性,减少你的成本,这方面我是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

李  刚:
吕老师,您来做个总结?

吕振亚:
我期待2023年上半年,咱们找个时间一起坐下来线下聊一聊。这是对2023年的一个期待,也是一种希望,也是一个好的迹象,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刚才我也提到社会的发展,还有政策的调整,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比较看好2023年。这一年,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认为机会会更多一些,也不会那么难。你想象当中的一些事可能比较更容易实现,就如同我们上半年约好要见面一样,应该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