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投入20亿人民币广告资源,助推中国互联网公益事业发展!日前,腾讯公益在京宣布这一最新举措,据悉这是继99公益日之后,腾讯再次对公益投入加码。
  今日(13日),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内60家公益机构第一负责人齐聚峰会。2017年也恰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峰会披露,过去十年,腾讯公益平台累计捐款18.9亿元,1.1亿人次,参与QQ和微信捐步已达2.9亿人次。腾讯公益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众慈善筹款平台。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在此间表示:“腾讯公益平台的崛起、中国互联网公益的领先,是随着国家的强劲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也是技术和人心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峰会现场,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也首次向行业披露了腾讯基金会在十年探索征程中的十大重要发现,为未来的发展树立风向标。
  同时,腾讯还宣布将推出旨在进一步推动公益生态发展的“创益计划”。 首个重磅动作,便是首期将拿出20亿人民币总额的广告资源,助力全国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提升公益创意传播能力。

  上百名来自企业界、公益机构、学术界、国际组织等代表,包括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蔚蓝地图技术总监阮清鸳、优图实验室高级产品经理周可菁等,也就“互联网改变公益”为主题,带来了对互联网公益最新动态的解读和展望。

      (报告下载:腾讯公益十周年报告

  十年募得善款近19亿:
  透明、科技、连接成互联网公益基因
  陈一丹表示,中国互联网公益的最大推动是让公益人人可及,让公益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而“透明、科技、连接”三个关键词正是中国互联网公益从零起步到目前走在世界前列的基因。
  十年以来,通过多地、多点、多项目的连接,互联网公益使传统的慈善捐赠方式去中心化,各种公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方式,并通过社交熟人网络,将公益慈善行为的影响力成倍放大。互联网平台、捐赠人、公益机构、企业与受捐赠人五方正在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公益生态。
  腾讯公益平台十年来累计获得捐款18.9亿元,参与捐款人次1.1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众慈善筹款平台。
  陈一丹认为科技与公益机构的结合日益紧密,产生的影响力,远胜于十年前。新的科技也在不断应用到新的公益项目中,甚至出现了科技驱动新型公益项目和新型公益机构,保持互联网公益行业的活力和创新。“这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人人可公益、且人人都能受益。”
  而腾讯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践行,来自腾讯优图实验室的高级产品经理周可箐在分享中提到,腾讯技术团队利用海量人脸检索技术,让AI助力公安、公益寻人,目前与福建省公安厅联合上线的“牵挂你”平台已经成功找回67名失踪人口。
  98%善款已来自移动端:
  腾讯基金会首度披露十年十大公益发现
  在前一天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闭门会上,近百家主流公益机构的掌舵者在讨论中坦言,互联网公益追求的是零门槛、更透明、人人可参与。
  在本次峰会上,郭凯天从行业趋势、项目执行、人群属性等多个角度,分享了截至2016年底的腾讯公益践行互联网公益十年的十个发现,比如在行业趋势方面,移动端捐款占比已达到98%,单次捐出金额在100-999元的总额占比突破50%,科技让人更慷慨;而对公益项目而言,透明度决定了筹款量,“催泪弹”型的项目则更容易受关注;从用户画像看,70、80、90后捐赠习惯差异明显,80后成公益价值观分界线;从地域分布看,经济指标与捐赠指标成正比等等。这些洞察不仅引起了现场的浓厚兴趣,也让很多公益人士对未来公益项目的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
  “十年来,科技手段对于公益事业的推动能量是不可想象的,腾讯公益平台将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公益项目与公众之间连接器的作用,继续促进公益的透明与信任,连接更多的善念。” 郭凯天表示。
  对于单次捐出金额在100-999元的总额占比增长迅速这一“意外发现”,腾讯公益在十周年白皮书中分析称,除了移动支付普及、“指尖公益”的流行所带来的便利之外,也恰恰是因为互联网公益平台在不断变得透明和可追溯,从而让人们的信任能有所依托,变得越来越乐善好施、更乐于慷慨助人。
  此外,郭凯天也表示,将在未来帮助更多公益机构做出改变,让80%的中小型与草根公益机构,让更多小而美的公益案例,都能通过努力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腾讯投入20亿资源:
  全方位赋能中国公益生态
  对于中国公益生态的未来发展,腾讯也将拿出更多的重要战略资源持续进行赋能与扶持。
  在不少资深公益业者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不是物质资源,而是心智资源。让公益故事传播告别“穷苦惨”,用美好创意去打动人心,撬动日益珍贵的注意力资源,是公益从业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基于这个初衷,在本次峰会即将结束之时,陈一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腾讯将推出“创益计划”,首期将提供总额价值20亿人民币的广告资源,搭建一个囊括公益机构和项目、创意团体、广告创意评选机构以及普罗大众在内的连接平台,激励多方在充分互动中产出优质的传播成果,帮助公益机构和项目提升公益创意的展现能力,并借助平台能力,实现价值提升。
  这也是腾讯公益从作为公益平台的“连接器”,到营造公益生态的“催化剂”的一次主动探索。
  陈一丹表示,相信创益计划所搭建的平台,将让创意力量、广告技术能力与公益更好地融合,不但进一步提升公益行业,更能得到全社会的回响。“以创意、社会心智为推动力,让社会变得更正向思考、更加善意、更加美好”。
  60家主流机构共襄共议:
  互联网如何让公益不再“难”
  互联网峰会更是公益人的一次观点交锋,脑力激荡的机会,中国的互联网公益人借此探讨行业前沿,凝聚行业共识。
  来自全国各地一线的60位公益机构负责人参与了峰会讨论环节,并从公益的公众参与、行业人才建设、品牌项目构建、社会企业责任、公益创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认为,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公众劝募的成本,互联网募款平台可以借用技术优势,将平台用户转化为捐赠人。
  免费午餐基金创始人、知名公益人士邓飞则关注县域公益机构的发展,他认为公益的需求在哪,公益机构就要跟到哪,公益机构要关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的公益项目。
  对在近来火热的公益创投、社会企业的等新兴公益形式,与会嘉宾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扶贫基金会刘文奎认为社会企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创新,不仅可以增加公益资源,提供公益效率和可持续性,而且可以解决更多社会问题。
  爱佑基金会理事长王兵认为:“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公益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不同分工的进入也要求公益越来越专业化,这也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撬动资源,催化社会创新。”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表示,“公益面前我们都是外行,但正因互联网提升了我们整合资源与跨界创新的能力,所以只要有行动,外行一样可以改变公益。”
  科技赋能:
  为公益精神注入创新灵魂
  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在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拥抱下,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在本次峰会现场,就有诸多将互联网科技应用到公益领域的团队和项目,在现场进行了分享和展示,如3D打印义肢技术,远程在线支教、VR监测保护滇金丝猴等。现场观众可以亲自体验3D打印的机械义肢,感受它对残障人士带来的便利;也可以旁观北京的美术支教老师通过直播为甘肃山村小学的学生上课;还能够戴上VR眼镜,观察滇金丝猴的一举一动……
  腾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表示,不管是月捐、乐捐、一起捐等有趣好玩的互联网募捐产品,还是捐声音、捐步数、捐邮箱空间、捐阅读时间等指尖公益新方式,亦或是用为乡村提供移动互联网能力建设的“腾讯为村”计划、能够用互联网技术来寻找走失老人小孩和匹配稀有血型的“QQ全程助力”平台,科技都为公益注入了新鲜活力。
  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公益行动方面,蔚蓝地图技术总监阮清鸳也对大数据于公益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见解:“十年以来,蔚蓝地图将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质量信息、排污信息和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收集成一个开放的中国环境数据库,并联合20家环保组织发起了绿色选择项目,倡导通过绿色消费拉动绿色生产,推动近2000家供应商企业改善了环境表现。而倘若我们没有行动,数据就只是数据罢了。”
  也正是这些可贵的想法与实践,使得公益能够不断升级,以更好的方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参与群体从小众到大众,参与时机从特殊到常态,科技让公益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陈一丹认为,未来公益生态的发展,将会继续叠加国民财富增长和科技发展的两大浪潮,继续加速发展,而把握科技的演化方向,已经成为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未来我们应让公益理念融入科技,人机协同,确保科技不会伤害到人类;让公益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互联网产品之中,确保公益让科技更美好”。
  “公益是人类最古老的事业之一,互联网公益还很年轻,正在向上生长,未来充满无限潜能,” 陈一丹还表示,过去十年仅仅是开篇,“未来的互联网公益,在于心智的运用、人机协同、保持组织形态和心态的开放。”他呼吁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同行者们,立足全国,放眼国际,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用科技力量结合善意,去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敢于伟大!共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