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些问题,“ 腾讯研究院·后场LIVE ”邀请了三位嘉宾进行了一场线上讨论和交流。
对话嘉宾
李刚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李京峰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 原智联招聘CTO
杜晓宇 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
主 持人
刘金松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内容整理: 沈玥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持 人: 首先 请三位嘉宾分享下自己的志愿填报经历? 当时选择专业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李刚: 我当时报志愿的程序是高考后,在分数没有出来之前,先要进行估分,根据自己估的分来填报志愿。 我们那年是刚进行了分数计算方法的改革,总分由600多分变成了750分,导致很多同学估分不准,没有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就读。
我当时其实自己的成绩物理不错,但最终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了化学专业。 一方面是我的化学成绩也挺好,另外就是我父亲是从事化学研究的,所以他比较赞成选化工方向,整体上来看我本人的参与是比较弱的。 当然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与化工没有太大关联。
当年对高校的了解非常不足,信息来源的渠道也比较少,基本上就是除了电视、报纸之外,没有其他的外面的信息,很多情况下就是两眼一抹黑就报了。
杜晓宇: 我1999年高考的时候,当时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政策,只要分数够了就能投档,但是平行志愿有一个问题是可能被退档,比如说被本科一批退档后,不会再有二次投档的机会,只能参加一批的补录或者进入二批的招录。 我当时就很不幸地被本科一批退档了,最后只能去一所本科二批的学校。
在专业选择上,我是学理科的,但由于我是色弱,理工科像生物、医学等90%的专业都不能选,只能选择理工科中偏文科的经济和法律两类。 我在一批的专业选择里,报的都是经济类的,二批这个学校当时报的是法律类的,最终我本科和研究生都读的法律,但在毕业后一直从事和金融相关的工作。
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对很多专业也不太了解,基本上是凭感觉,因为我对投资比较感兴趣,所以会报看上去和钱比较近的专业,比如像经济学、投资学、会计学,大概都是这个方向的。 虽然名字看起来相关,但实际上你都不知道这个专业真正是学什么的。
李京峰: 我是1999年上大学,当时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专业方向大概是两个,一个是计算机类的,因为我接触计算机比较早,觉得写程序比较有意思。 这是最初最基本的出发点,当时倒没有考虑太多什么就业,其实更多是以兴趣为出发点去琢磨计算机这事可能挺有意思的。
另一个方向是金融类的方向,当时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毕业后的薪资也比较好。 但最后经过各种权衡,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兴趣要大于潮流,还是要选一个自己比较有兴趣的方向去做。 毕竟专业会伴随你一生,如果你本身就不喜欢这个事情,其实之后的发展还是会很受限的。
进大学之后,也是从兴趣出发,花了很多精力自己去琢磨怎么写程序,这是最基础的入门,包括之后去学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基于兴趣点去不断探索。
主持人: 很多专业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从现在回头看当时的专业,现在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得更关注度更高、更热了?
李刚: 化学一直都不是热门专业。 我考研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转文科方向,另一个是继续研究化学。 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起来后,单纯去搞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化工研究的人就比较少,像生物、医药这些方向变得很热门,当然它的基础还是化学。
我考研的时候最终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商品学专业,这是一个交叉学科,要求理科背景,发的是管理学的学位,当然现在这个专业已经没有了。 博士我读的是商科专业,与本科学的专业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但是本科期间学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比如说数学,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还是有用的。
实际上到博士阶段你做研究,提出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到的更多的是你过去培养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技能。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给你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解答。 它不像是你在当学生的时候是有一本教科书的,有正确答案给你参考。 你要去解题,要先看懂题目,然后要找到工具来帮助你解题。
这些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个人素质的培养,还有这些技能的工具的使用,它其实跟你的专业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填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选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之后有很多的机缘都是可以转变的。
主持人: 三位学不同专业,但现在都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学什么专业对未来进入某个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吗? 将来想进入互联网行业,大概需要一些什么专业?
李刚: 我觉得要看机缘,很多人说到底是挑专业重要还是挑学校重要? 我觉得还是挑学校重要一些。 我觉得在职业的前半段,大概是前四五年,专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 但是到了职业的中段,尤其是你开始不再做很多专业的工作,开始兼顾一些管理上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学的专业对你的影响就不是很大。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校招,会比较注重求职者的本科学校。 如果你是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比较热门专业的话,会更容易进入到互联网公司。 但是互联网公司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需要社会学、经济、法律这些方向的人才。 不管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还是美国的,像亚马逊、Facebook、Google等等,它们都雇佣了一大批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一些非常特定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公司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我觉得专业并不是进入互联网公司的一个门槛。
杜晓宇: 在金融行业,比如说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公司,专业口子是很宽的,并不一定招金融类的,法律、管理,甚至是计算机,这些专业都是招的。 但是一些具体的,比如说做金融市场分析的,就会更加看重你扎实的功底,看重你的专业。
我同意李刚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学校可能比专业更重要一点,特别是偏商科和文科的这种专业的,像学金融专业的,甚至城市都是你要首选的地方。 你学法律、学金融学这种专业的话,假如说在西部的某个城市的985院校,你会发现可能实习机会比较少。 综合类大学考虑学校,如果是一个纯专业类大学,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学校比专业更重要的这么一个概念,因为你这个学校的强势就是某个专业,这时候专业就非常的重要。
李京峰: 其实选大学更多是在选人生,你选的是一个城市、一个学校,然后才是一个专业。 对于大家来讲,不是仅仅去纠结选哪个专业,更多的是你喜欢哪个城市,你喜欢哪个学校,你喜欢哪个学校的文化。
我们讲企业文化,其实学校也有它自己的文化。 因为我之前在招聘行业,发现学生在一个城市上完大学,留在这个城市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所以这个其实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选择大学相当于你选了一个城市以及你今后的生活轨迹,这个确实也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如果站在人生的角度去看这个事,去想想你到底想要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再回到专业怎么选这个问题。 因为我也看到很多人上大学之后选择第二专业,专业这件事情之后多多少少还是可以变的。
主持人: 目前互联网在和很多领域融合,也给了很多人跨行业就业的机会。 选择不同的专业,会对以后跨行业就业产生影响吗?
李京峰: 我觉得可以分为两层去看,一层是通用能力,一层是这个行业专用能力。 我认为计算机这一类的能力,其实更多的算是一个通用能力,它并不具有特别强的行业属性,虽然大家管这个事情都叫IT行业,但是你们最后会发现,各行各业都要招做IT类的,所以说它其实是一个基础能力,它能够帮助大家实现一些你想象中的业务能力,你想去做一个系统,做一个算法,针对某个行业做一个算法,所以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偏通用型的。
在这个通用能力之上,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有多深,才决定你在的职业发展能够走多远。 任何一个行业,你最后会发现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东西其实在学校能够学一部分,但更多的可能还是要靠工作之后才能够去真正学习会。 对于深度来讲,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有一个通用的能力。 然后你在一个行业能够纵向去发展,把这个行业吃透,经过很多年的历练,变成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我觉得今后的人才一定是复合型人才,有句话叫做“learn how to learn”。 中国大学生其实有个特点,叫老师告诉你做什么,老师会预先设一个正确答案告诉你,你再尽量去逼近正确答案。 但是真实世界不是这样的,真实世界是不存在一个正确答案的,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主持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很多领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包括对很多行业的运行模式、商业模式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技术对你是从事的领域,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李京峰: 我先讲讲技术本身是什么,然后再讲可能对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技术其实是提升效率的。 它成十倍、成百倍、千倍地放大了你的效率,所以你能干更多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 本质上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把一件原来可能很低效事情变成一个特别高效的事情。
我举个金融行业的例子,就是过去放贷都是只放大客户的贷款,有些大行典型只做成千万上亿的贷款。 因为审一笔贷款的人效很低的,可能很多人才能审一笔贷款。 现在能够开始通过人的征信记录去审贷款,就能够渗透更多的人群,提供更小额的贷款。
最近水滴筹刚刚上市,其实本质是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了基于用户的信用体系的审核方式。 所以我觉得效率改变了各行各业。 然后具体在哪个行业有哪些改变,这就要靠各个企业家去深入的理解技术,去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每个场景中。 对于我们技术人员来讲,场景决定一切,找到技术能够好用的场景,技术跟场景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李刚: 对于技术的关心,我觉得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方面这是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其实不光是经济学,我觉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整体做研究都有一些改变。 比如说我们的信息来源更加丰富。 我们要学新的方法来处理新的知识。 当时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可能一些基本的思想和基本的框架是在的,但是具体分析的内容,从内容到具体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所以终生学习的能力反而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 有的人可能有报专业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有人在工作之后很长时间,才真正找到所喜欢的方向,应该怎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呢?
杜晓宇: 可以慢慢找,我最早的兴趣方向是走演艺的路线,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大荧幕,但是在尝试中我发现自己不适合演艺这条路。 后来大学报了法律专业,做了很长时间法律的工作,后来调岗做支付,支付做完做金融,其实很多事情是你慢慢在工作当中去发现和选择的。
到金融这个行业你会发现,因为你会接触到最前沿的一些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实际案例以及全球的发展趋势,会不断地激发你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真正让你感兴趣的是你从事了这份工作,你把它当成一份事业,然后去征服一个个挑战,然后才会真正对它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激励你不断去学习,不断进步,我理解是这么一个过程。
李京峰: 80后在选择的时候,其实更多不是很自我的一个状态。 但如果你真的去现在Z世代的年轻人,他们更在意的是自我。 包括尤其00后这拨人,可能更在意的是自己要开心,因为说实话,他们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相对来讲都很小,所以他们更有机会去追求自我。 所以对兴趣的追求,可能和不同年龄段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具体到专业、职业的选择上也是一样,他们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
主持人: 现在也比较流行T型人才的观点,所谓T型人才就是既要有一个专长,也要具有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能力。 如何成为T型人才?
杜晓宇: 我觉得成为T型人才,需要在高校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除了本专业以外,要积极培养各种综合素质能力。 首先,如果你决定你以后要从事你所学的专业,你要去了解最前沿的东西。 或者说多去实践,看看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第二点我也很同意京峰的观点,就是你要学会如何去学习。 这是我觉得大学四年你应该去掌握的一项技能。 第三个,我觉得看你选择的方向,要针对性地做一些准备,比如说如果你想考公务员,想进机关或者国企,那可能你综合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前锻炼一下。
李刚: T型人才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时间的积累,还有对自己的了解。 其实不管是这个横你画得很长,或者这个竖你扎得很深,我觉得都OK。 不是说你非得两个方向上都特别出色,有的时候可能做不到,有的时候你能做到一点也已经很了不起。
当你在工作当中,认识更多的人,搭建了人际网络,你在组织内部也有了更多的资源,就可以处理更难的一些事情。 你可能并不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一个飞速的增长,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你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也就是说,如果你最后真的变成了这样一个T型人才,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它可能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积累过程,别那么着急,有的时候是可以慢慢来的,如果出道即巅峰,其实不是一个好事情。
李京峰: 我觉得T型人才更多是给人生更多选择,人以后寿命会越来越长,如果你纵观整个人生,以后做的可能不止是一种职业。 马上要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朋友们,大学可以多尝试几种东西,学完一个东西可能过了10年,突然发现原来这才是我真正的兴趣点。 我们首先要发展通用型技能,有了通用型技能,以后再做其他的方方面面的行业,就有了一个支撑点,从这个支撑点出发,再去做相关的行业,就有了更多的经验。
主持人: 最后我们想要探讨一下技术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前段时间有一个争议,有研究所写的一个报告说文科学生太多,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但也有学者撰文说,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怎么看这种分歧?
李京峰: 我是学计算机的,但是我现在天天在研究人性。 你会发现技术本身不代表任何东西,写两行代码、统计点大数据,这个不代表任何东西,你想解决的还是人的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核心。
不管技术发展到哪个年代,你要做的都是让人生活得更开心,让人的效率变得更高,让人更喜欢你的产品,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去解决的核心问题。 回到我们刚才讲的T型人才,本质上是希望把文科思维方式和理科思维方式结合到一起,把人文和理工这两种能力结合到一起,产生化学反应才真正是我们在今后社会发展和竞争中,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李刚: 要得到“文科学生太多了,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这样的结论,实际上是需要非常强的证据,它要排除非常多的因素。 所以如果它是一个很严肃的论文,其实对于它的数据和方法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对这篇文章不是简单地说对或者不对,还是要拿论文过来看它是不是说得有道理,而且我觉得估计是一个简化版的结论。
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文理比例的问题,如果是一个简单相关性的分析,就得到这样的结论,那也太草率了。 重理轻文这个事情早就有了,我自己在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些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我们评价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从高校排名说起,高校排名当中很多的方法论使用的是这种所谓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 理科的论文,实际上发的数量多,然后引用又多。 文科的论文相对来讲期刊本来就少,发的数量也少,所以大学排名单纯以论文论英雄的这种方法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高校更加注重理科。
对于文科,尤其是以人和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来讲,我认为它不是技术或者是工具驱动的,我觉得它应该是现象驱动的,或者是问题驱动的。 问了一个好问题,有的时候比你是不是用一个很科学的方法把它解决掉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技术是在驱动社会的发展,也在驱动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地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是要解决社会的真实问题的,社会出现了新的问题,你有没有一个更为调和的,可以为所有人所接受的这样一个解决的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是技术性的,但是我觉得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必然是要跟整个社会,跟背后的人性紧密相关。
你不理解这些部分,不理解你现在所处的社会结构,你单纯地从技术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就会走到死胡同。 就是技术,包括现在我们讲的互联网,对于整体的社会的发展有一些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对? 这都是新的发展方向,新的问题。
杜晓宇: 金融行业其实现在是通过大数据来做很多的金融业务,包括信贷业务,用户画像的精准营销,包括在保险领域,在反欺诈领域等等的应用,这个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 金融一直是和技术强相关、强绑定的行业,金峰刚才也讲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所谓的计算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以前是没法通过很多大数据、通过量化的东西去分析的,因为原来文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东西是无法用实证去证明的,现在可以用一些实证的方法去证明一些社会科学当时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觉得这种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科学的进步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主持人: 如果给即将填报志愿的学生提一个建议,特别简短的一个总结,大家会给一个什么样的建议呢?
李刚: 放轻松,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
杜晓宇: 认清自己,了解自己。 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你的方向和选择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也不用太在意这个事情。
李京峰: 选择自己的热爱,过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