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锐  腾讯公司FiT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平台研发部助理总经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交流金融科技,不提区块链和大数据,感觉就已经OUT一样。但不像大数据,在很多场景落地开花,产生了很多实际的价值。区块链却还是火在概念,迟迟落地很难,但大家都好像得了区块链焦虑症。很多同学会问,区块链到底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标准的答案是去中心,去信任化,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等。然后想了一下,似乎也不能解决什么本质问题。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不安全的,或者认为自己是不被信任的。于是大家要么得出结论,区块链没什么用。要么继续苦苦寻找,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用。
  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区块链的价值?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区块链的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属于有“可替代品”的特性,需求刚性不足。比如当你是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信任,安全,不可篡改等,这些特性都可以被机构的信誉背书替代,就像没有人会认为央行不安全一样。而每个机构,都会认为自己是足够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块链的实际价值就变的可有可无了。商业机构最终要回到收益上,这也是为什么概念火爆,但落地却迟迟很慢的原因。
  那么,究竟什么特性才是区块链中的刚需呢?仔细思考下来,反而是看起来没那么显眼的2个需求,是最重要的地方——“账本共享”与“信息共享”。账本共享是对“业务流”的共享,信息共享则是对“信息流”的共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系统之间,效率越高,业务运转速度越快,则商业价值越大,而共享账本的建立,可以加速业务流程的共享,提升商业效率。
  另一方面, 信息共享: 看起来不起眼,但在现在大数据的时代,反而成为最重要的一个驱动价值。反而防篡改,可追溯等这些特性,这些变成了锦上添花的特性。
  为什么这样来谈?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个机构或企业在决定是否要使用区块链的时候,一定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期待用区块链来解决什么问题?”
  一提升效率:企业提供服务或者进行商业行为,一定希望越快越好。比如用户希望汇款实时到账;保险公司希望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赔付等。但是因为企业的业务复杂性,涉及多个机构交互等,这时候效率一定会有损耗。如果企业希望提升效率的时候,那么区块链的共享账本特性就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区块链可以把多个角色方,共同放置在一个账本之上,所有的状态变迁和交互,可以实时通知到区块链联盟链上的所有的人。从而不再需要接口通知,核对,对账,审核等事宜,而一旦涉及了对账类似的环节,都至少是T+1级别的。所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能够提升效率。而提升效率是企业的刚需,能够增加资金周转率,能够提升客户体验。
  二信息共享: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能够拥有用户的核心数据,变成了企业生死存亡的事情。数据可以建立用户画像,可以分析用户行为,可以营销,可以风控。有了数据,就有了一切。而区块链恰恰是可以帮助每个参与的企业平等且实时获取数据的一种方法。不再需要以前的下载文件,传送接口等方式,大家的数据充分透明共享。这对数据挖掘和企业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提升效率属于企业实时业务,数据挖掘属于经营分析非实时业务。这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两个行为。所以,当企业再次问“区块链能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可以从这2个方面考虑一下。看企业是希望提升实时业务中的商业活动的运营效率,还是希望提升非实时业务的信息共享,数据挖掘能力。
  如果这两方面都不需要,那可能这个事情不一定需要用区块链来解决?毕竟安全性,可追溯性,防篡改,在目前的世界中,也有很多的“替代品”解决方案。属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些特性不重要,只是暂时可以被替代。
  所以开始一个区块链项目之前,可以问3个问题:
  1)我要解决哪个流程中的效率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提升吗?
  2)我要通过数据共享获得大数据分析能力吗,比如用户画像,营销,风控?
  3)我做的这个事情,不用区块链可以很好的解决吗?
  而度量是否值得使用区块链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就是看一个商业行为是否流经了多个对等的或互相独立角色的交互,就适合区块链。比如供应链中的不同角色,汇款中的不同银行,票据流转的不同公司,清算业务的不同机构,需要第三方证明的鉴证服务等等。
  反过来,如果是一个强中心的商业模式,就其实不再需要什么区块链的支持。因为本身你自己就是强信誉中心。当然,企业可以内部使用区块链来实现互不信任,提升内部的安全性。
  区块链的世界很美好,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可量化容错的信用体系(3f+1)。但区块链不像传统分布式系统,越分布性能越好。而是越分布,系统性能越差。区块链牺牲了“系统效率”,但却提升了“信用效率”。所以,当人与人因不信任产生的额外成本,高于系统建设的成本时,区块链就发挥出了它强大的价值。反之,区块链可能就是个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