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写的是知识吗?”在一大学校园内举办的分享论坛上,有人这样设问,但自己并未回答。我接着分享时说,善于撩拨大众情绪的咪蒙现在的微信文章还不是一个知识付费的问题。内容一般有着相对明晰的付费域与免费域之分,比如网络文学是在付费域内而社交问答不是,电影在付费域内而网络短视频不是。想不到的是,几天之后,咪蒙团队宣布即将推出付费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5 万”,并宣称三年加薪不足 50% 全额退款,再次挑战很多人的智商。网上有人玩笑说,三年后,咪蒙会发一篇文章:“没想到你真的有脸来退钱?好啊,我退给你!”
2017 年,“知识付费”成为一个有点热度的领域,在我看来,它是互联网上传媒、出版、教育融合形成的新内容形态。付费是新出现的筛选机制——刺激生产,促进匹配。知识付费天然有众多知识领域的名人因而颇有些大众认知度,但想不到突然引发大众关注的竟然是听课后月薪 5 万这样的反智产品。
当然,我又是比较乐观,以知识付费这个领域不足两年的发展过程看,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小笑话, 在过去两年中,这个领域的产品形态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迭代。它在赞美、质疑、艳羡、期待、嘲讽中高速进化,从而让我们相信,互联网和知识的结合现在只是开始、未来可能带来巨变。对于这个“互联网 + 知识 = ?”等式的问号,其实大家在践行的是计算机科学家艾伦 • 凯的理念:“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是创造未来。”
自今年 5 月出版《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这本书以来,关于知识付费或我更愿意说的“互联网知识经济”,我的有些想法变了,有些还没变, 我说说我当下的三点理解:
首先,知识付费热潮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知识容器”,关注产品这个有形的容器,比形而上地讨论知识可能更有现实意义。是的,我也了解到很多知识的定义,但我通常务实地选择避而不谈知识定义,而关注它的容器——以承载知识的内容为内核, 内核之外的服务属性又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付费打破了很多旧的容器,同时又创造出更多新的容器。经过一年多的迭代,现在知识付费的产品形态大概有这么五类:全年订阅专栏、小专栏、讲座课程、线上营、付费社区。我们很难猜测哪种产品形态会成为主流,唯一可以确认的是,知识产品的形态将持续变化下去。
其次,现在的知识付费只是互联网和知识结合的一个新开端。最早,互联网上是免费的信息与知识, 在之后是实物电商,移动互联网来了之后是在网络上购买生活消费服务的服务电商(比如外卖、打车出行等等)。但我们在互联网上不只是想要满足物质生活,也想过更好的精神生活,我们已经有了海量的信息资讯、音乐和视频、游戏,知识付费是最新加入的领域而已。
知识付费在过去一年里面引发很多争议,是因为它把中国人最关心的两个话题交织到了一起—— 知识与金钱。但是,抛开当下可能的过度推销现 象与部分低劣商品,现在互联网上的知识产品的确改善了我们的学习工具:在某些相对实用的知识类别上,付费知识产品做得比图书好,也比大学课堂好。超过 20 万份订阅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促进了网络用户对经济学通识的了解。即便只有两年的超短历史、且远未进入主流,知识付费已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电子书曾经带给我们的期待、超越了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承诺。
第三,如果非要把知识付费看成一个产业的话, 它仍处在产业早期。用把产业分成早期市场、主流市场和末端市场的技术产品接纳曲线看,知识付费现在仍处于技术爱好者和产品尝鲜者主导的早期市场。这个市场阶段的消费者类似于当下买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尝鲜者,而非主要的汽车消费人群。
技术产品接纳曲线还指出,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一个鸿沟(Chasm),绝大多数技术产品都难以跨越这个鸿沟,也就是无法走向满足主流市场的看重性能的实用主义者和看重性价比的保守主义者。一般来说,一个产业在试图跨域鸿沟时,会尝试各种方式从尝鲜用户转向实用主义用户,这可能会引发很多质疑,来自忠诚的尝鲜者,来自怀疑的大众,这正是知识付费所面临的状况。但换个角度看,对于身在其中的人而言,整个领域的快速迭代、靠谱或不靠谱的产品创新、高速成长并尝试进入主流,这都是一个产业发展中最有意思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