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
管璐
当前,上至发达国家政府,跨国互联网巨头,下至研究机构、AI创业公司,无不将AI视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战略,并预期AI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竞争以顶级人才为根本。作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AI技术对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科技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AI技术的研发,落地与推广离不开各领域顶级人才的通力协作。在推动AI产业从兴起进入快速发展的历程中,AI顶级人才的领军作用尤为重要,他们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分布极不平衡。据腾讯研究院与BOSS直聘联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其中,高校领域约10万人,产业界约20万人。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毕业AI领域的学生约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毫无疑问,市场对AI人才的拼抢将日益激烈。在这种供需极其不平衡的形势下招募团队,大公司比小公司有优势,国际巨头公司比大公司有优势,在某种意义上,国家比国际巨头还有力量。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无论从数量、质量都要远超其他国家,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是仍然不能立即改变我国AI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在中国,对人工智能的人才争夺战更是处于白热化阶段。 “我们不缺‘智能’,但是缺‘人工’。”不少公司调侃道。保守估计,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万级。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1 AI人才市场一将难求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 2017年前10个月内,中国的AI人才需求量已经达到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在过去3年中,AI相关岗位平均招聘薪资以每年近8%的速度增长 。到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岗位平均招聘薪资已达2.58万元,远高于一般技术类岗位。
另外,与一般技术类职位相比,人工智能岗位招聘者多半为公司HR总监、中高层或创始人本人,普通HR招聘占比不到30%。这也侧面反映了企业对AI人才的重视程度。
即便如此,AI市场仍然一将难求。为何人工智能人才如此稀缺?2006年Hinton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引发了新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在海量数据以及高计算能力的推动下,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人才需求的激增导致人才供应的整体短缺。因此,这本质上是新产业变革带来的人才结构性短缺。此外,人工智能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人才培养难度大、时间长,人才缺口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填补。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战略重点放在对全球存量人才的争夺上,更要着眼于人才的培养。
2 中国AI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中国有约20 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
表1 我国设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及相关院系机构
序号 |
学校 |
院系与机构 |
1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系、交叉信息研究院、软件学院、自动化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
中科院 |
计算所、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微电子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
4 |
浙江大学 |
人工智能研究所、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智能计算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建设) |
6 |
南京大学 |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
复旦大学 |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语言语音教育部一微软重点实验室 |
9 |
中国科学技术学 |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
10 |
北京邮电大学 |
移动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开设人工智能研究生专业 |
12 |
北京理工大学 |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智能信息技术实验室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 |
14 |
华中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
15 |
厦门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研究中心 |
16 |
南开大学 |
自动化与智能科学系 |
17 |
西南大学 |
人工智能研究所 |
18 |
北京科技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
19 |
国防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学院 |
20 |
南京理工大学 |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此外,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待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能力离世界顶级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人工智能领域学术能力排在世界前20的学校中,美国占据14所,排名的前八个席位都为美国所占据。雄厚的学术研究实力,帮助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如何发展我国的AI教育,实现追赶和超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表2 人工智能领域20所顶级高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 |
顶级学者数量 |
顶会论文数量 |
1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美国 |
111 |
638 |
2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48 |
285.1 |
3 |
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45 |
262.5 |
4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48 |
235.2 |
5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40 |
226.9 |
6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46 |
212.8 |
7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美国 |
53 |
208.5 |
8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29 |
184.4 |
9 |
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
39 |
164.1 |
10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美国 |
44 |
161.6 |
11 |
南加州大学 |
美国 |
32 |
161.3 |
12 |
北京大学 |
中国 |
69 |
154.9 |
13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47 |
151.2 |
3 在AI人才培养上,中国如何弯道超车?
我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早在1959年就创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与计算机实验室在2003年正式合并为麻省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如今,它已经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最大的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成立于1962年,50多年来一直推动着人工智能教育。卡内基梅隆大学在1979年就成立了机器人学院,专门在机器人科技领域进行实践和研究。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起步相对较晚。
如何才能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弯道超车?今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要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招生名额。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这也为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指明了方向。
首先,在高校培养人才方面,要增加人工智能大学队伍,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扩大人才培养产出。目前,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国就有168所,独占鳌头,而中国高校数量仅为美国的七分之一,这离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还相去甚远。面对着百万量级的人才需要,增加设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大学数量,扩大招生数目势在必行。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专业,中国科学院大学新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面对AI浪潮,中国高校正迎头赶上。
图2 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