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腾讯研究院“互联网+”案例研究小组一行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调研,就“互联网+审判”、智慧法院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调研、交流。


  作为国内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标杆,浙江高院自2008年以来先后开发了100多个应用系统,实现了网络全互联、业务广覆盖、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用,着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为审判工作服务。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浙江高院积极推进法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资源,在便民诉讼服务、移动办案办公、大数据分析、司法宣传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实现司法审判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
  以浙江首创的诉讼信息微信查询为例,浙江省内用户可进入微信“城市服务”页面,点击“法院服务”即可随时随地用手机查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11个地市中院和全省各区县市法院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
  如果用户要查询裁判文书,只需要点击相应按钮进入查询系统,便可以按类型、地市、相关法院、案号或者时间区段等方式设定查询条件,查询上百万份文书。据浙江省高院审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移动端查询系统上线后,首日就有近3000人次登录使用。
  同时为方便法官、律师移动办公,浙江法院还上线了微信“专用号”和微信端律师服务平台。法院工作人员经身份验证,即可以通过“专用号”实时查询内网办案质效数据、典型案例、业绩档案等内容,真正实现手机上的移动办公;而律师通过浙江省执业律师身份验证后,可申请文书生效证明、排期冲突查询、关联案件查询等,下一步还将实现微信端证据材料提交、电子阅卷、查看庭审录音录像等功能,真正实现诉讼服务移动化。
  浙江高院还在网上立案、预约立案方面积极探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在司法拍卖方面,坚持“公开网拍优先”,不仅成交率和平均溢价率较传统方式明显提升,仅在2015年就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7亿元,网拍改革成为全国法院的标杆。
  据介绍,未来浙江高院还将在大数据分析、用户信用画像、裁判偏离预警、审务云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搭建一个符合互联网信息时代特征的“智慧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处处长姚海涛,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克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处干部李金铭,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金松、周政华,腾讯大浙网政务事业部区域总监尚珏参与了座谈交流。
  ▌2016 “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调研
  在国家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周年之际,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网企鹅智酷、政务民生中心共同发起寻找“2016‘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活动,分享成功经验,共享实践真知。
  如果你有相关案例推荐或合作,请与我们联系: jinsongliu@tenc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