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司晓博士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微信城市服务分论坛上的演讲:
  今天非常荣幸站在这里给大家做《2015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的发布。这是我们腾讯研究院和微信开放平台第二次联合发布,向各界展示政务民生微信的发展情况。
  引言

  今年是互联网+的元年,也是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一年,从互联网+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互联网+益民服务”行动计划,到11月克强总理签发的《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到现在大家都在讲的“供给侧改革”,这些都在透露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希望通过做权力的减法,来实现公共服务效能的加法。而移动互联网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发现政务民生微信在改善公共服务的道路上正越走越宽。来看一组数据,今年用了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总量翻番,从4万增长到8.3万个。31个省市自治区、334个地级区实现了100%的覆盖,县乡级的公众号占比也超过了50%。而今天论坛的主题——城市服务,覆盖用户超过2.58亿,提供超3000项民生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很多都实现了秒级效率。例如交通违法缴罚,很多地方都可以在60秒甚至是30秒内就可以完成。

  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发展全景


  接下来我为大家呈现一下全国政务民生微信发展的全貌。在省级排名中,我们浙江省不论是总量还是用户规模都是领跑全国的,广东下滑了一个名次,位居第二。在前10中,我们也发现了一匹黑马,河北,总量排名从去年的第18位上升至今年的第4位。


      直辖市中,北京在总量上占优,而上海、重庆在活跃用户规模上遥遥领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当仁不让,尽管基数较低,但2015年60%的增长都来自于这19个省份的贡献,图中可以看到,宁夏、西藏、青海等地的年均增速都在200%以上。看这张图片,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31个省级行政区呈现三级阶梯状分布,总体呈“东高西低”,且差异加速拉大,大部分省市都聚集在第三级,这说明我们很多地区还在解决政务民生微信从无到有的问题,全国整体还处于初级和发展中阶段。

  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发展全景

  同样,我们把334个地级区的发展也做了梳理,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地级区都在用微信来开展政务和公共服务工作。而我们杭州市在总量上名列榜首,温州在活跃用户规模上排第一,再次印证了浙江省在这方面的实力。而帐号总量前10位城市中,除了郑州、温州外,其余8个都是副省级城市,“区位”优势显著。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城市服务的“入口效应”非常明显。自2014年12月在广州率先上线后,经过近1年发展,已有14个省、直辖市的72个城市上线了微信城市服务。其中,广东、福建、海南和浙江4省和北京、上海、重庆3市都实现了全覆盖。这72个城市的帐号总量超过1/3,聚集了近6成的活跃用户,而且这些城市的点击量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


  把这334个地级区做排名,发现总量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区域内部呈现明显分化,各地发展水平非常不均衡,呈现明显的“长尾形态”分布。将334个地级区发展分成5大类,杭州一枝独秀,遥遥领先。1、2、3级在总量和质量上保持了同步发展的态势,而4、5级聚集了近9成的城市,即处于长尾尾部,帐号总量和活跃用户均处于双低的水平。
  全国54个职能领域发展全景

  从职能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党委、人大、政协、政府为代表的综合性政务公众号;一类是公安、两院、税务等职能性政务公众号,第三类是医疗机构、邮局、公用事业开设的民生类公众号。这三大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54个小类。其中医疗凭借2.7万的总量超越公安成为排头兵,公安和政府办紧随其后,这三大领域就占据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每个领域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国家级帐号,我们发现关注用户最多。国家级帐号的平均活跃用户规模位居第一。例如,由中组部创办的“共产党员”帐号活跃用户规模超过140万,影响力可见一斑。
  医疗帐号呢,发现我们广东市民最喜欢用微信就医、挂号等,开设了近2000个医疗公众号,是数量最多的省份。
  再来看公安微信,这是发展最成熟的领域,总量已经过万,省、地级公安微信帐号开设率达到90%以上。涉及消防、交警、出入境、户政、边防、治安、公共安全、禁毒、巡警、经侦、刑警等大部分警种。
  旅游帐号,目前有41个国家的旅游主管部门都开设了公众号,作为本地旅游宣传和连接中国游客的服务窗口。而公用事业帐号则表现出了极强的服务属性,服务号接近一半。
  宏观指标对比分析

  那么政务民生微信发展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呢?我们做了一些和宏观指标的对比分析。首先,我们将各地区政务民生微信活跃用户规模排名与该地区的腾讯互联网+指数排名做对比分析发现,广东在这两者的活跃程度高度趋同,排名一致,实现了协同发展。从ppt中这个图可以看出,地区政务民生微信活跃用户数与其“互联网+”指数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互联网+指数越高的地方,对应其政务民生微信发展水平就越高。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越活跃,用户对移动电子政务就越容易形成迫切需求,而我们政府应用微信的驱动力就越强。


  接下来我们也对比了一下政务民生微信发展与人均GDP的排名。我们惊喜发现,地区经济实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不再是落后地区发展电子政务的主要掣肘。图中可以看到黑龙江、广西、云南等人均GDP排名较为落后的地区,在政务民生微信发展方面都实现了赶超。
  深度分析
  那么这些数据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跟去年一样,我们对54个领域的发展也进行了成熟度分析,发现人社、两院、税务等众多原先位于待开发区域的帐号在2015年实现了长足发展,逐渐跃升至活跃、潜力和待推广区域。
  在众多的政务和民生服务中,到底哪些是可以先行下沉到微信平台上的呢?我们把所有服务号按点击量排列起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即80%的点击量都集中在20%的服务上,这跟学界的一个定律很相似“齐夫定律”。像税务、公安、旅游、气象这些都是老百姓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这点在微信城市服务上线的服务项目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公安、税务、气象是种类最丰富、覆盖面最广的三类服务;而交通违法、公共交通、医疗、气象、人社、生活缴费的服务最受用户关注,访问量最高。

  再来看下微信在乡村的发展,2015年乡级部门开设的政务民生微信增幅超过了70%,成为拉动全国增长的中坚力量,为地处偏远的地区提供了与发达地区同等的创新条件。我们相信,随着政务民生微信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渗透,城乡之间在政务上的数字鸿沟有望得到修复和弥合。


  另外,我们看到政务民生微信与实体政务大厅、政府网站实现了协同发展。北京、上海、广东等近120个实体行政服务中心开通了公众号,搭建微信预约受理、线下办理的o2o模式一站式服务大厅,全平台协同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


  结语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政务民生微信的发展趋势,可以用几个数学符号来概括:
  加,即服务属性、效率的叠加,研究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订阅号在信息公开基础上叠加了大量的政务民生服务。比如,在由政府和党委办开设的订阅号中,很多都提供了诸如天气查询、生活缴费的便民服务功能。
  减,即总量规模将低速增长甚至是下降,结构会更合理。长期静默的帐号,会面临关停转的局面。另外,办事流程会进一步精简。
  乘,即碎片化的服务会进一步聚合,产生乘数效应。城市服务作为统一平台,入口的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承载的社会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除,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在全国范围内很容易复制,边际成本递减。

  当前,我们政府正在经历一场工具革命,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这些工具变得更多维、更高效且更人性。我们希望在这场革命中,政务民生微信这个平台能为各地政府提供更多支撑,赋能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和创新,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双促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