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国务卿克林顿、司法部长霍尔德、商务部长骆家辉、国土安全部部长纳波利塔诺等政要出席了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发布会,这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由总统奥巴马签署并撰写前言。如何解读美国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这个战略在法律、技术、商业、军事等各个层面会引起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

  2011年6月1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在京举办“中国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特别论坛,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李欲晓教授、启明星辰公司首席战略官潘柱廷博士、中科院软件所蒋建春博士,就《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特点、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布局的发展、发达国家在网络空间攻防对抗技术方面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网络空间国际战略》解读

  潘柱廷博士认为美国在网络空间问题上意欲保护的三个核心原则:基本自由、隐私、信息的自由流动,美国通过强调核心原则来体现战略意图,是非常明智的方式。《战略》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强调了恪守的核心原则,声明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但是《战略》只谈了美国国家利益,完全回避和跳过了对于其他主权国家利益的尊重。潘柱廷在报告中指出:在这份《战略》里,总是能感到有些地方存在一种挑战的味道,比如白宫在防务责任上明确谈及两方面:一个是防御,一个是威慑,防御不仅仅是在自己家的范围内,即如果认为对手会威胁或攻击美国,美国就可以予以回击,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策略。《战略》对美国政府角色和责任的描述,充分体现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心态、惯性、行为范式和自身能力。

  中国的网络社会构建应注重立法

  李欲晓教授认为,我国现缺少在网络方面的法律,这使得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利界限不清晰,同时对个人权利保护不能明确清晰固定下来,造成行政权利自由度太大,不利于我国整体的发展。他认为,我国相应法律法规应尽可能明确下来,应该是保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安全和社会整体利益,同时要保护个人利益。同时,法律还要明确利益合法性、保护边界等。

  网络攻击的技术解析

  蒋建春博士给出典型网络空间攻防对抗过程,归纳总结了攻防对抗主要技术方法和工具、攻防对抗模式、特点和演变趋势等。他认为网络攻击的整个过程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攻击源隐藏、目标信息收集、弱点挖掘、掌握控制权、攻击行为隐藏、实施目标攻击、开辟后门、攻击痕迹清除等。他还介绍了大型跨国IT公司借用信息优势行使信息霸权主义的形式:一是,强行推销大公司价值观,谋取经济利益;二是强行干预主权国家政策;三是为本国谋取战略资源;四是暗中参与本国网络信息战。

  与会者还对中国的网络社会构建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美国对网络空间战略高度重视,而我国在负责部门的级别和多干系合作方面,对网络空间战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二是美国网络看上去松,其实很严;我国看上去很严,但还有很多漏洞,应当采取真正科学、有效的安全措施。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应该制定自己的网络空间战略,这个战略应该注重底层设计和有高层协调机制配合。从法律角度而言,与会者建议我国作这个战略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考,对网络空间战略的制定不应该单纯从防御角度,更多应从现在的被动转向主动角度考虑这个战略制度。在制定国家战略的时候应该更多从合作的角度,寻找合作,要注重多方利益协调;大家认为网络是一个特殊社会,网络里面信息会极大地放大,信息真实性很难鉴别,这需要我们在网络治理方面考虑得更多;如何在网络空间里面共同寻找一个核心价值观对制定网络空间战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