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开庭审理第一案。院长宿迟亲自担任审判长,会同审判一庭庭长姜颖及选任的法官仪军组成合议庭,对一起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进行审理。
  在这起原告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诉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件中,涉及名称为“一种药物金刚藤微丸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权的效力认定,专利权人为第三人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
  在各方当事人陈述诉辩主张的基础上,审判长根据归纳的五个争议焦点组织各方当事人陈述事实观点和法律意见。针对专利行政案件的特殊性,法庭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一并进行,要求各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逐一结合证据发表意见。整个庭审节奏紧凑、条理清晰。约一个半小时后,审判长宿迟再度敲响法槌,宣布休庭。
  据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11月6日成立当天就开始受理案件。截至12月5日,建院一个月共受理案件221件。其中一审案件219件,二审案件2件。一审案件中,知产行政类案件138件,均为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52件,商标行政案件86件;知产民事类案件81件,其中侵犯专利权案件45件、计算机软件案件4件、技术秘密案件1件,涉及驰名商标案件1件。

  据介绍,该院建院第一个月的收案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行政案件比重大。该类案件占收案总数的63%,尤其是商标行政案件呈现出逐日递增的趋势。二是技术类案件比例高。收案中涉及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的技术类案件共102件,占收案总数的47%,涵盖医药、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所涉技术领域新、范围广。三是案件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例如商标行政案件中涉及到“微信”商标、“莫言”商标,商标侵权案件中的“陌陌”商标侵权纠纷案等,均受到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裁判结果也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四是涉外案件多、涉外省市当事人案件多。收案中涉外(包括涉港、澳、台)案件共79件,占36%;涉及外省市当事人案件158件,占72%。后续审理工作中,包括送达、保全、传唤、宣判等诸多程序环节的审理成本都会相应增加。


       见人民法院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敲响第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