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强调通过数据深化应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要素在社会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与此同时,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深入发展,数据知识产权也从概念讨论进入到政策试点阶段。

围绕上述主题,腾讯研究院邀请了来自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腾讯云数据资产服务中心、腾讯知识产权部的四位研究鹅开展主题交流。腾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博士主持研讨。

 

胡晗翰 腾讯SSV社会应急实验室拓展负责人

数据要素在急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社会价值日益凸显。

腾讯依托连接优势,在心脏骤停疾病救治方面进行了试点探索。一般来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取决于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掌握急救技能群众的普及率、AED的覆盖率等三个因素。心脏骤停现在是我国唯一一个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的疾病,出院的存活率现在在1.2%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10%左右。腾讯利用其连接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各方力量来做应急的响应和协同,压缩应急处置时间,提高心脏骤停急救生存率。

目前,腾讯正在深圳、苏州、东莞等10多个城市,运用了一种网约的模式联通各种急救资源。比如,当一个人倒地的时候,旁边发现该状况的这个人可以使用我们的小程序去获取最近的AED的位置,联系到周围懂得急救的志愿者,连接到线上的高端医疗救护和医疗急救资源,同时救护车也会及时派出向患者方向移动。

从实施效果来看,以深圳为例,腾讯与深圳市政府、深圳市政数局一起联通了7个委办局,联合各种社会力量把整个链路打通,目前已大幅降低了对心源性骤停的救治社会成本,示范点内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实施率从20.5%提升至45%,存活出院率提升至25%。同时,腾讯正在与东莞市试点如何用无人机携带AED在城市区域中流动,实现区域全覆盖,为其他城市降低AED采购成本提供可推广的经验。

 

史磊刚 腾讯农业技术专家

农业领域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可通过基础设施改造、研发农业细分领域模型算法、以及建立多类主体联动参与的机制创新等三个方面统筹推进。

“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还是存在数据误差、数据缺失、决策服务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过去几年,我们在农业数据要素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

数据采集环节: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搭建低成本的环境和影像等采集设备,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天气、土壤和农业生产数据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数据服务环节:基于农业产业合作伙伴的行业积累,利用数字化技术研发设施环境调控、精准灌溉和施肥模型,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水平。例如,我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空地上种出了黄瓜,增加农业产量和收益,获得地方老百姓的认同。另外通过农业生产场景线上化和数据化,建立数据链实现了把“农业资源变为资产,把资产变为资金”的链条转变。重庆和广西等地均有成功的落地案例,为老百姓带来切实收益。

农业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机制创新:农业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是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总结提炼数据要素助力农业转型升级的定量效果,并落实到为农民节约多少成本和增加多少收入的具体场景中不仅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也是机制问题。“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共创、腾讯助力、老百姓受益”机制在落实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平台企业、公益组织等在农业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

 

王轩 腾讯云数据资产服务中心数据平台组负责人

数据资产管理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应区分数据场景和数字化场景差异性,不断提升企业数据管理和应用成熟度水平。

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实践:企业内部数据对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企业一般会构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数据的上报、加工建模、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等,也会搭建数据资产目录。同时,企业一般也会采购一些外部数据,以保证内部数据的准确性。在整个数字化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进程中,数据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十分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与日俱增。

企业对于内部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开发利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从国家整个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的角度来看,数据开发利用、流通共享等均有多种模式。企业内部关于数据治理如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安全等沉淀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在完善的数据治理制度的保障下,企业内部数据资产的开发对于经营分析、优化决策等公司战略层面的意义重大。

数据场景和数字化场景具有差异性。数字化场景里有一些单点的业务能力提升,如使用AI质检等AI手段。但是数据场景一般涉及到综合性的场景,如外采的企业信息数据、法人数据库等,与内部合同数据进行比对,保证数据准确,这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场景,而不是数字化的场景。目前国内数据治理按照DCMM标准来看的话,大部分处在1-2级阶段,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成熟度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王为 腾讯知识产权部专家

数据知识产权是实现数据产权的一种制度探索,需在成本、效力和产业实践中进一步寻求平衡。

知识产权中的“数据”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本身的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推动知识产权数据的普及。目前,我国专业类型知识产权库比较缺乏,如标准专利库。在德国,一家公司会提供整个标准专利相关数据库的模型,在中国没有一个比较系统性、权威性的专利数据库的检索,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缺憾。二是数据所对应的技术或品牌价值,通过转让、评估、转化应用来实现数据库的价值。腾讯已通过专利开放许可,将价值释放给社会,比如在助老、触觉反馈、无障碍出行、碳中和等领域。

数据知识产权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一是具有积极作用。数据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目的是希望解决数据权属不清的问题,形成行政确定和司法裁判共同作用一个保护体系。从官方定义来看,数据知识产权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数据集合通过一定方式明确为优先排他的一个新型数字产权,是数据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实现数据产权的一种成本较低的制度建设方式。二是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会有几种选择,比如将数据作为一个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课题,最理想的就是为数据产权单独立法,每一种方式都有一些局限性,未来都是可能的发展方向。三是试点进展。数据知识产权概念目前处于设计和试点的过程中,包括浙江、深圳、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均开展了试点工作。每个试点省份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登记平台来进行登记,登记之前要做数据的存证或者保全公证,然后颁发证书,证书可用作实现诉讼免责事由、许可、质押等,主要目的是促进数据流转。

数据知识产权发展仍面临几方面的挑战。一是不同区域产权登记的差异性。比如在一个省份登记,效力是仅局限于登记地还是说全国都可以用。二是与现有交易体系的衔接。现有的整个场内场外的交易体系已经比较成熟,需要考虑与现有的交易规则去对接的问题。三是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去做存证以及实质审查,数据审查工作量非常大。四是证书效力问题。要考虑产权登记证书对数据权属方行权的实质性影响。五是制度设计协同。试点两年多,目前全国现在大概有5000多个颁证的实践,其中也有一些质押融资转让许可的实践。但是整体来说,整个数据生态系统的制度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产权制度需要提高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