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一家叫做Ello的社交网站横空出世。这家网站接纳新用户的数量并不快,但是却迅速抢占媒体版面,有些人甚至称之为“Facebook杀手”。不过用户们是否会从Facebook涌入Ello还有待观察。也有可能这一社交网络会步上Google+的后尘。但是这家网站显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它在自家网站表示,“对于Facebook来说用户都是产品,你认为你是他们的上帝,你错了,广告商才是他们的主子。”
Ello所宣扬的是某种世界观,他们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户不是产品:
“你分享的每篇文章,你交的每一个朋友,你关注的每一件事情都被跟踪、记录和转换成数据。广告商想要购买的是你的数据,以便向你展示更多的广告。你就是这笔买卖的核心产品。
我们相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无所畏惧。我们相信美好、简约和透明。我们相信制造产品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应该是合作关系。
我们相信社交网络可以成为凝聚力量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用来欺骗、强迫和操纵的工具。它应该被用来串起、创造和庆祝生命。”
很显然,Ello文中所指就是Facebook。这家社交网站将用户视为赚钱的产品。像Facebook这样把用户当产品的想法并不新鲜。Ello表示,自己的网站绝对不会这样,这是一片净土。这家网站唤起了人们长期对Facebook的不满。一家像Facebook,但又不采用Facebook盈利模式的社交网站显然是人们所渴望的。
反Facebook者—Ello 成长迅速
Ello创始人Paul Budnitz大约六个星期前才推出这家社交网站,创立的本意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社交网络的替代品。它最大的卖点就是它没有广告。
起初这似乎是一个笑话。Budnitz是一个47岁的设计师和企业家,经常往返于佛蒙特州和纽约。他简历中的经历包括创建一家精品自行车行和一家玩具公司。Ello的网站也十分简陋,一些照片、白色背景、黑色文字看起来像是一个开发中的网站。
但其宣言已经几乎成为互联网上最响亮的口号:“你的社交网络是由广告商控制的。” Ello目前已经火了,每小时就有超过35000人要求注册。当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Ello是新东西,这就足以吸引许多互联网极客;但另一方面,Facebook这个夏天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用户的极大反感,Ello也利用了这一点。
今年6月,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操纵了近70万用户的新闻作为某研究的一部分。不到一个月,用户再次惊呼Facebook开始迫使客户下载其他应用程序来与朋友发送消息。然后,人们发现Facebook移动应用程序需要大量的数据访问权限。
Ello可能推翻Facebook吗? 似乎不太可能。但Ello挖掘了对Facebook不满的潜在用户。对他们来说,Facebook失去了一些很酷的因素。但尽管如此,Facebook目前仍然根植于8.29亿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用户依然是被卖的产品
但是创业公司Hedvig信息架构主管伊恩·亚历山大·亚斯有着不同的看法:“Ello不必存储和销售你的信息,但你仍旧是产品。”亚当斯同时还是非营利社区“互联网档案”的架构师,“我们倾向于认为产品是有人可以买卖的东西。 Facebook的理解就是,人类的兴趣和欲望都是产品,它可以使用这些来更好地理解如何卖东西给用户。但即使不把你的数据卖给广告商,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你成为产品,。”
作为一名互联网用户,使用他们的网站就足以让你成为产品。Ello从风投公司手里已经拿到了一定数量的天使基金,这意味着如果它想要更多的钱,就要回报些东西。它的用户就是得到更多资金的敲门砖。而且,当它被一家大公司收购时,你就是交易的一部分。你的存在是一种标价单位,用来商定网站的价值。
即使Ello不赚钱,它迎来了关门的那一天。用户还是Ello员工的背书。Ello创始人、Ello员工的简历上会写着,他们曾经获得了多少用户。这或许会成为他们寻找下一份工作或者寻求下一笔资金的筹码。
当然成为产品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其实愿意成为产品以换取一些他们想要的服务,这完全没有问题。但前提是不要将用户以让他们不舒服或不喜欢的方式转化为产品。Ello的宣言似乎没有完全显示出Facebook的真正问题。构建反Facebook的社交网络并不一定意味着建立一个社交网络并完全站在Facebook的反面。
挑战Facebook?任重道远
Ello能走多远还不清楚。在过去的十年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交网络形态,试图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比如,App.Net就是Twitter的模仿者,但有几个截然不同的功能: 用户可以写更长的微博,没有广告,依靠用户订阅生存。不过今年五月,它解雇了所有的全职员工,原因是订阅服务不能支撑公司生存。
但这些潜在竞争对手还不足以与Facebook相提并论。
Ello创始人Budnitz表示,他不打算把Ello变成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我们希望Ello是简单的,我们只是想要开发我们想要的社交网络。” 不过用户买不买账只能用户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