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春联更多传递了新春的祝福,那么新春书单的意义则在引人深思。
生活从不缺乏颠簸和意外。2023年,全球都处于人工智能的加速浪潮之中,这种颠簸不亚于本世纪初信息化浪潮的威力,硅谷科学家们担心,已经通过图灵测试的大模型如此继续狂奔,无疑会引发人类主导地位的失控,这才有了对于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应该“有效加速”还是“超级对齐”的大讨论。现实中,我们感受了越来越多机器替代人力、人机协同的服务,如果人工智能什么都可以做,那么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换言之,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普及的未来,一种新型的人机关系该如何构建?正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2024新春书单中,我们选取了更多来自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来对冲技术光速发展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身处变动不居的日子里,我们希望您能从这十本书的字里行间获取某种内心的确定性,收获力量和希望,不管环境如何,您能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有行动、探索的热情。
1
《微小的总和:新精英阶层的消费选择》
作者: [美] 伊丽莎白·科里德-霍尔基特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消费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买卖,更是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志。《微小的总和:新精英阶层的消费选择》是一部深刻剖析当代社会消费行为的作品,本书通过对美国民众消费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新精英阶层——志向阶级的消费模式,这一阶层以文化资本而非金钱收入来界定自我,他们的消费选择反映了对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的追求。
书中指出,志向阶级的消费习惯已经从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更彰显其身份与知识的消费支出,如有机食品、母乳喂养、聘请保姆和管家、培养孩子以及练习瑜伽等。这些非炫耀性的消费选择,实际上加深了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影响了更广泛人群的消费趋势。
作者通过丰富的叙述和广泛的调研,展示了志向阶级如何通过教育、健康、育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选择,实现财富的增长和阶层的向上流动。这本书不仅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阶层动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引发了关于消费主义、社会公平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看完本书之后,你有可能会清掉购物车里几件炫耀性商品,毕竟,消费只是阶层属性的投射,绝不因为你多一件奢侈品就步入那个阶层。
2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作者: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20年7月
《娇惯的心灵》是一本反心灵鸡汤杰作。绝大部分人都关心如何成功,但该书作者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则把注意力投射到了成功的反面。本书深入探讨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过度保护孩子的现象,以及这种教育方式如何导致一代年轻人在面对挑战和不同观点时变得异常脆弱。书中指出,过度的保护和教育,以及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共同塑造了这一代人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在学术上可能优秀,但在情感和社交上却显得不足。
两位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研究,揭示了这种“娇惯”现象背后的社会和心理机制,包括政治极化、焦虑和抑郁的上升,以及大学教育的变革。书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面对挑战,以及在大学中恢复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任何关心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互联网一代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它不仅提供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也为如何培养更加坚韧和适应性强的下一代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娇惯的心灵》以其深刻的分析和实用的建议,成为了当代社会反思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3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作者: [美] 肯尼斯·斯坦利 / [美] 乔尔·雷曼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4月
如果你有幸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其实你就获取了最为核心的认知。《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是一部挑战传统思维模式的作品,由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共同撰写。这本书基于两位作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通过精心计划和目标导向实现的,而是通过自由探索和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意外发现的。
书中通过“寻宝者思维”、“踏脚石模型”和“新奇性探索”等概念,阐述了在创新和创造过程中,目标设定可能成为限制性因素。作者们认为,过度依赖目标和计划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真正的伟大往往来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
这本书对于那些追求创新和创造力的个人和组织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的目标设定框架,拥抱不确定性,从而在探索中发现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不仅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书。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放下预设的目标,跟随内心的直觉和好奇心,可能会引领我们走向意想不到的伟大。
4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
作者: 梁建章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4月
在中国步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之际,梁建章写作的《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可谓极为应景。在这本书中,梁教授不仅分析了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对社会创新活力的影响,还预测了中国未来的人口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生育意愿和降低生育成本的政策建议。他的观点基于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国际比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人口经济学和创新行业知识体系的窗口。
书中提出的创新力模型,即“创新力=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为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梁教授强调,人口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流动效应和老龄化效应是影响创新力的关键因素。他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经验,指出中国在人口政策上的挑战和机遇,并对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具体建议。
豆瓣上的评论反映了读者对这本书的复杂看法。一些读者认为梁教授的观点新颖且有启发性,尤其是他对人口政策的深刻洞察和对生育率下降问题的担忧。然而,也有读者对书中的一些论点和建议提出了质疑,认为部分内容可能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性。尽管如此,这本书无疑为关心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和全球人口趋势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
5
《一人企业:一个人也能赚钱的商业新模式》
作者: 保罗·贾维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如果说数字技术对个人的最大赋能是什么,那就是让个人有机会拥有堪比组织的能力。《一人企业》是保罗·贾维斯对现代商业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挑战了传统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的固有观念。在这本书中,贾维斯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哲学:专注于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大,强调个体在数字经济时代可以通过小而美的商业模式实现个人商业增长。这种“一人企业”模式,不仅适用于自由职业者,也适用于那些希望在大公司内部实现个人价值的个体。
书中通过贾维斯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他成功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保持小规模、高效运营和持续学习来实现企业的稳定增长。这种模式鼓励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关注于提供价值、建立信任和深化客户关系,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贾维斯的观点在豆瓣上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许多人认为这种理念对于理解当代商业环境和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企业》不仅是对传统商业实践的一次颠覆,也是对个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一次探索。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保持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同时,实现经济上的成功。这本书对于那些渴望在商业世界中找到自己独特位置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启发性的读物。
6
《创新公司》
作者: [美]艾德·卡特姆 / 埃米·华莱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2月
创新是所有企业都孜孜以求的灵丹妙药,但创新一如山中的松茸一样,充满神秘感,有时众里寻她千百度而不得,有时又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研究创新也成为一门显学和玄学。《创新公司》是一部揭示皮克斯成功秘诀的著作,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艾德·卡特姆与记者埃米·华莱士共同撰写。这本书不仅讲述了皮克斯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管理策略,打造出一部又一部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动画电影,还深入探讨了创意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艾德·卡特姆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企业中培养和维护创新精神。
书中,卡特姆分享了皮克斯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坦诚、对失败的宽容以及对变化的拥抱。他强调,创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和不断的迭代过程。皮克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面对技术挑战和市场压力时,坚持原创性和故事讲述的重要性是成功的关键。
豆瓣上的评论反映了读者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许多人赞赏书中的真实案例和实用建议,认为这些内容对于任何希望在创意领域取得突破的个人或团队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书中对乔布斯的缅怀和对皮克斯文化的描述,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创意背后的人性光辉。
总的来说,《创新公司》不仅是一部关于动画电影制作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构建和维护创新文化、激发团队潜力的管理指南。对于追求创新和卓越的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创意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资源。
7
《八次危机》
作者: 温铁军 等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月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三农学者之一,温铁军的观点其实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也令他创作的另一本书《八次危机》收获了更多关注。
《八次危机》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温铁军以其独特的视角,挑战了传统观念,揭示了中国在六十年间所经历的八次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并非简单的经济波动,而是与国家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反映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体制矛盾。书中不仅详细分析了每次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应对策略,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危机如何通过向农村转嫁成本而实现城市的“软着陆”。
温铁军教授的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史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反思。他提出的观点,如“成本转嫁论”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书中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也提醒我们警惕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豆瓣上的评论显示,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普遍认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和深刻的社会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价值。尽管书中的学术性较强,但对于关心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8
《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
作者: [美]丹·席勒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3月
身处第三次浪潮的人们没有理由不去品尝下时代的味道。《信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是一部深刻剖析信息时代资本主义发展脉络的著作。作者丹·席勒以其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不仅回顾了从邮政、电报到计算机网络的演变,更深入探讨了美国政府在全球信息业政治经济中的关键角色。书中特别强调了尼克松时代的政策转变,如何开启了电信业的自由化进程,并推动了信息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席勒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电信消费者和供应商研究视角,揭示了政府和大型商业用户在信息资本主义兴起中的决定性影响。
书中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分析,指出尽管信息资本主义以信息自由的名义出现,但其并未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危机,反而将其现代化。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暴露了这一体系的脆弱性。席勒的论述不仅为理解当代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寻求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考。这本书对于那些关心技术发展对社会结构影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必读之作。
9
《斯通纳》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月
好的人物故事,总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斯通纳》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讲述了威廉·斯通纳这位美国中西部农家子弟的一生。从密苏里大学的农学学生,到成为大学教授,斯通纳的人生充满了平凡与挑战。他经历了爱情、婚姻、家庭、职业的起伏,以及与同事和朋友的复杂关系。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物的刻画,更是对人性、人生意义和个体存在的深刻探讨。
作者约翰·威廉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斯通纳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寻找自我定位。斯通纳的一生让人反思,即使在看似普通甚至平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完整和自我实现,平静人生亦有波澜壮阔与暗潮涌动。书中对爱情的描绘尤为深刻,斯通纳对爱情的理解和体验随着年岁渐长而变化,从理想化的憧憬到现实的接受,再到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洞察。
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斯通纳》是一部能触动人心的作品,它是对那些在庸常生活中依然缄默奋斗的人的致敬,也是对那些在追求自我实现道路上不懈努力的人的鼓励。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和体验自己的生活。
10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 胡安焉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3月
快递员可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你真的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吗?了解快递员的工作,并不简单是一种对他人生活的猎奇,更是获得我们身处时代切片的一条捷径。《我在北京送快递》是一部由胡安焉撰写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在北京送快递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生活中的辛劳与挣扎。胡安焉通过对自己在物流公司夜班拣货和在北京送快递的工作经历的真诚自述,不仅记录了工作中的甘苦,更深刻反映了个人在有限选择和局促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
书中,胡安焉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挑战化作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他的文字质朴而真挚,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平凡人在都市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生活的一次深入剖析。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城市生活的另一面,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和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
胡安焉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和价值。这本书不仅是对一个快递员生活的记录,更是对所有在城市中奋斗的人们的一种致敬。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生活而努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值得被尊重和纪念。
*以上书评内容由人工+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