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云冈石窟开始石窟数字化信息采集,至今已完成总量60%的数字化保护;

多年前,西安城墙在延绵13.74公里的大遗址上设置了千余个监测点位, 做到了墙体、古建筑、周边水体、游人行为等监测全覆盖。目前,西安城墙已启动数字化采集建模。2023年,西安城墙打造的“盛唐天团”IP形象全新升级,原创CG动画《盛唐天团—奇幻上元夜》在春节期间全网发布,与现代人共襄盛世;

2023年5月,被誉为“西夏国寺”的张掖大佛寺启动历时两年的“大佛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寺内的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像,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塑像、壁画、建筑等,将全部进行数字化取景和录入;

2023年7月初,保利艺术博物馆圆明园四大兽首香港巡展,现场数字化呈现海晏堂局部胜景,点燃了香港市民爱国热情,也再度让海外文物回归成为国民企盼;

2023年7月底,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亮相,青铜神坛、青铜鸟足神像、青铜骑兽顶尊人像三组文物以AI算法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方式展陈,裸眼3D还原考古“方舱”,新馆“出道”即“出圈”。

当文化数字化工作已蔚然成风,“探元计划2023”项目团队也在思考:文化领域数字化工作全面推进时,是否还有未涉足之地?从“起步”到“加速”,如何为文化数字化迭代升级探路?人工智能等技术群的爆发和应用,又如何影响文化数字化裂变发展?

问题的答案回到需求这一出发点,“探元计划2023”项目团队基于对近40家文化单位基础调研,以及云冈石窟、西安城墙、三星堆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张掖大佛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中国美术学院皮影数字博物馆、新疆独库公路、重庆西南纹样数字图书馆、成都时代出版社等十余家文化单位深度访谈后,分析文化领域数字化的“真实需求”“紧迫需求”“共性需求”,形成场景需求调研报告,旨在让技术在解决场景需求的难点、痛点中实现创新应用。

 

从场所到场景

亟需有效重构高品质数字化界面

文化领域数字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沉浸式交互体验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集群在文化场景深度应用,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方法、优化数字空间与环境呈现、实现文化内容智能生产、文化服务场景智能化,形成高品质的数字化使用和呈现界面成为共性需求。

1. 文化遗产精准探伤实现预防性保护,文化资源数字化降本增效破解数据孤岛为文化场景普遍需求

在云冈石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嘱托“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所有文化守护者的初心。正如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宁波主任在调研中所言“对于云冈来说,急需对文物没有损害,能够扫描内部结构的技术,解决当前我们担心石窟内部的安全问题。这个技术需要有能力探测出足够的深度,来找出石窟内部或地下的空洞”。无独有偶,2023年初西安城墙就应用了缪子成像的新技术对古城墙内部进行了一次CT健康体检,探明内部危险缺陷。

借助创新技术对遗产保护状态及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让风险可预知;借助创新技术加强对文物衰变过程的监测和量化,让变化可监控;借助创新技术解决大遗址内部深层结构检测困难问题,让保护可提前,实现预防性保护管理目标是所有文保类文化场景的首要需求。

如果说借助技术的预防性保护延长了文化遗产寿命,数字技术则赋予文化遗产永生。本次场景调研涉及类型纷繁复杂,城垣、石窟寺、石刻、可移动文物、壁画、古建筑、皮影、古籍、传统纹样、传统手工艺、中医药文化、景观廊道……不论何种文化场景,用数字技术留住正在消失的文化遗存,全景呈现璀璨文明已成共识。

在场景调研中发现,中国美术学院皮影数字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彭建波老师,带领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完成了全国过半数皮影剧团的数据采集,但数据的关联程度还不够,希望基于知识图谱使数据之间产生更多关联,并进一步开展数据挖掘工作。独库公路被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人文地理资源的数字化需求强烈,希望在数字空间也能展现景观廊道风采,缓解一通行“独库”变“堵哭”的现实问题。

可见,文化场景数字化做起来、立得住、有动力,还得跨过“三道槛”:

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对应不同的数字化要求,如何让通用的数字技术匹配不同的文化资源数字化需求是第一道槛;文化场景数字化采集规模大、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已成为基础问题,如何以技术创新在单元级场景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匹配业务需求的数字化转化和应用是第二道槛;文化资源数字化之后,如缺乏有效的连接和共享则会成为“资源孤岛”,限制了文化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文化数字化应用落地的第三道槛

从场所到场景,并非简单的数字化,而是对文化场景进行多维度的再现和解读,推动存量数字化资源的联通与共享,提升文化保护传承的效率和质量,创造丰富的连接,全景化展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

2. 轻量化、智能化、定制化数字文化服务,解决数字文化传播的瓶颈是文化场景的现实需求

“人们提到杜甫时,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来到成都草堂拜谒杜甫,在没有专业人士陪同的情况下,很难看明白展示杜甫一生六个主要阶段的巨幅磨漆壁。“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数字技术手段,能够把杜甫的一生进行更生动的呈现。”成都杜甫草堂信息中心主任龚宁站在大雅堂壁画前感慨道。同样,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开放,讲解员就满负荷工作,游客没有讲解看不懂,怎么解决?除游客体验外,博物馆自身业务也存在卡点,保利艺术博物馆拥有明星文物圆明园四兽首,除了常设展陈外,还有频繁的外出巡展,技术能否快速复制数字场景,兼容常设展与巡展需求?

当文化场景不缺游客、不缺消费者,随之而来的是信息过载、服务同质化、体验感差等现实问题。

如何有效满足游客、观众在不同时空不同环境下快速获取内容需求,提供个性化、沉浸式、交互体验;如何基于位置服务,生成实时互动的个性化讲解,解决看不到、听不清、懂不了的问题;如何应用VR、AR技术,依据游客位置,实时生成互动图像,解决沉浸式体验多模态交互问题;如何提供模块化、弹性式巡展数字化解决方案,以适用于不同空间、不同环境的频繁展览需求。对于文化场景而言,这些问题每天都在发生。

从场所到场景,场景中的人不再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对象,而是参与到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确保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动数字文化服务的轻量化、智能化和定制化,能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内容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文化服务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从工具价值到公众价值

亟需推动全社会参与共治共享

文化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数字技术与场景需求结合可将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转变为公众体验,激发公众参与,让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让公众从单纯受众变为参与者、传播者和传承者扩大文化数字化成果共享。

1. “人人可用”走向“人人可为”,促进社会参与文化文物保护与利用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是国际普遍关心的议题,也是国际公约的核心内容。西安城墙为加强保护,率先创新实行了“1+N”管理机制:“1”是指建立一套保养、维护、巡查机制;“N”就是指动员全社会向城墙保护机构及时反馈维修建议。发动集体力量,全员参与巡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城墙守护者。

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创造了大量可广泛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人人可用”是在中华文化数字化基础上带来便利性、通用性,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可为”则意味着公众从接受者转化为参与者、贡献者。在文物保护中,能否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文化文物基本信息档案和文化文物巡查保护地图,或者搭建互联网平台赋能公众参与的文物精细化巡查和公众遗产检测实践,亦或是通过社交媒体,分析对文化文物的理解和认知,都为“人人可为”的呼声提供了更多机会。

2. “专业生产”走向“大众共创”,技术应用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

从2021年开始举办的西南纹样原创设计大赛,每届展品数量超过5000份,沉淀下来2000多份名家作品,在AIGC时代如何发挥纹样数据库价值,为更多艺术创造者服务,代表着非遗领域的普遍呼声。作为丝路文明的重要节点城市,张掖大佛寺希望通过游客身着自己搭配的数字服装,再现回鹘、吐蕃、党项、蒙古、裕固民族代表性服饰。

数字化时代人人皆是创作者,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共情服务”“创造成就感”已成为新趋势。人工智能何以打开每个普通人的创作之门,将想法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沉浸式交互技术让传统文化内容变得立体生动时,能否实现创作者共创、社群实时互动。这场技术驱动的全民文化创造潜能大释放,不仅体现在内容创作上,还体现在创作过程的开放和协作上,让文化创造变得更加有效和有趣,最终实现“大众共创”“人机共创”的转向,带来全民文化创造的新浪潮。

 

从信息传播到文化传承

亟待实现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

文化数字化在不同时空、场域和内容业态上探索更多新玩法、新尝试的同时,传播范式也实现了以信息传播为主,向知识传播,再到文化传播的升维进化。传统的线性表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感官体验、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渴求,如何发挥数字科技优势,深化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丰富文化体验,开拓文化表现的维度,并实现文化与虚拟场景、实地环境的三维一体的全景呈现成为场景方的共性需求。

1. 着力“解决科技人文两张皮”,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无缝衔接

文化数字化是一场跨越学科语言的隔业对话,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增进理解,彼此互嵌,在深度融合中解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的新叙事、新体验和新模式。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完成了智慧博物馆整体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的室内定位、地图基础平台均已完成,但如何从技术化的信息送达到游客能主动体验三星堆文明,数字化景区和遗址管理部 张淞在调研中提到“希望能够尝试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在故事线内埋藏线索和体验内容,由观众主动触发,从而完成对整个线路的探索,提升博物馆游览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有故事可说、有事情可做、有体验可分享是众多文博场馆的共性需求,加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场景搭建,贯通线上、线下,历史和当下,提供链接时空、跨越场景的数字文化服务,吸引人们到场消费,解决文旅机构“冷点冷时冷门”问题,代表着全域全时全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痛点需求。

只有深刻理解文化、历史和艺术,不断提升与文化场景诉求细节融合的能力,才能为文化插上丰满的科技羽翼,避免为技术而技术。同理,人文科学要善用技术、数据和工程,才能形成无缝衔接的跨领域、跨场域、跨业态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保护与传承。

2. 聚力“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促进中华文明全景呈现

近40家文化机构需求问卷填写,十余家文化机构深度访谈,5家场景需求命题反复讨论,“探元计划2023”在场景的“问需问计”中也在思考着文化数字化的迭代升级的方法论。

不言而喻,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添数字助力是文化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探寻富含中华精髓的文明根脉,识别文化数字化链路中的技术卡点,每一个文化场景的数字化转化,既要考虑审美、独特和原创,也要思考技术的实现可能。文化数字化与传统文化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数字文化的思维逻辑需要具备更强的前瞻性以及多模态的融合性。文化数字化是一整套系统化的融合链路,从文化数据的提取、文化元素的调取和分析、知识图谱的构建、文化场景的数字孪生,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各类技术应用的内嵌与重构。只有找准适配的技术解决方案,才能让文化场景对接不同的技术体验端口,让带有深厚历史感的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让具有知识门槛的文化元素更具体验性和交互性,全景呈现中华大地“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新气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字技术让文化“活起来”,文化场景的需求又何尝不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活水”呢?“中华文化+技术创新”不断生发的力量来源于可塑性高、融合度的技术,根植于广泛丰富的文化实践,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探元计划2023”正是在把握文化与技术融合发展的规律上,倾听场景需求的回响,围绕“场景研究、场景建设、场景示范、场景推广”构建文化场景与技术企业协同共进方式,以“聚焦场景真实需求-明确场景共性需求-形成多元合力-推进能力建设-实现应用落地”为主线,激活场景带动,推进创新技术应用助力文化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这场技术与文化场景双向奔赴的共建成果,值得期待。

致谢所有参与“探元计划2023”应用场景需求征集和调研的机构代表!
本文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刘江红、田卉、陈娴颖
腾讯研究院&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  孙怡、黄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