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是有战略眼光的,他们看得远,抓得准,下得狠。从智能手机起步时就开始,移动互联网公司就开始觊觎手机厂商的入口,在争夺用户入口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无微不至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互联网精神。当然也有部分移动互联网公司误判了形势,后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此不展开。
互联网公司的商务人员不愧是当今IT领域最优秀的商务之一,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地摸清手机厂商各部门关键岗位和要职人员,开始逐步影响商务,运营,产品,研发相关人员,灌输互联网精神,吹捧自家产品的优势,忽悠如何为手机带来亮点和卖点。他们通过免费合作服务和优越的商务合作条件,让手机厂商陷入一个局。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摸清楚了手机厂商的痛点和迫切需求。要说移动互联网公司更牛X的商务人员,是那些勇于渗透到手机研发生产第一线的一批人,他们通过对手机厂商研发和产品线相关人员的精神腐蚀和物质腐蚀,加以各种诱人的商务条件和绚丽的合作方案,开辟了一个新战场。要说最厉害的,当然是某些互联网公司的CEO们,通过高层关系,影响和腐蚀手机厂商的掌门人,给他们洗脑,让他们在决策上和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而手机厂商的大佬们,在两三年前根本不了解互联网的玩法,互联网脑细胞几乎为零,被互联网大佬洗脑和忽悠,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KPI是按月甚至按周来考核的。每天为了多增加几千几百个激活用户,想尽一切办法,为了摊低成本,扣量成了家常便饭,更不要说各种无底线的公关伎俩。
所谓城门失守,一卒足以!不止商务,在产品、运营和研发上,手机厂商也远远落后于移动互联网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加班时长和工作效率也是手机厂商遥不可及的。
在线上电商销售为王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公司以给手机厂商导流量销售手机为幌子,试图获取另一种途径的产品渗透和植入机会—用流量来交换App预置。而手机厂商在惨烈的手机销量竞赛中,再一次陷入移动互联网公司的连环套。实际上,就连移动互联网公司的CTO也不知道那些流量有多少是真实的用户,因为Alex排名,独立IP,LandingUV在互联网技术大拿面前,都是小菜,是可以模拟的,包括Top3的电商平台上的展示也是可以按地域展示和售卖的。流量是一个幌子,销量才是最真实的。
反观移动互联网公司,即使坐拥数千万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现在也仍然没有绝对的安全感,而是有迫切的危机感。因为现在各家手机厂商都在或多或少地向互联网转型,入口把守得越来越紧。在这种现实环境下,互联网公司也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机会。在过去两三年里已经有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试图进入硬件领域,也有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ROM植入为突破口,试图以并购或OEM的方式进入到手机硬件领域中,以获取更多的用户。路由器、电视盒、电视、智能手表、游戏盒子、影棒、充电宝这些硬件设备的品牌中,移动互联网公司占据了不少份额。最典型的莫过于早期的某米,当前显然已经对硬件厂商形成了全面的威胁。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两三年移动互联网公司极有可能大举进军硬件领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旦手机厂商的入口被移动互联网公司把持,后果难以预料。前面已经说了,移动互联网公司进军硬件领域已然成为现实。此外,移动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像在PC上那样,在A品牌的手机上,植入B品牌的手机广告,在B品牌手机上植入A品牌的广告,而移动互联网公司却在中间渔利。极端情况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其快速极致的服务,快速占领占据整个手机入口,推广自己的硬件产品。到时候手机厂商不但入口失守,还会后院失火,岂不哀哉?
手机厂商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危机感的不在一个层面,手机厂商大佬们的危机感来自于手机的销量,他们之间还在为数年后那百分之几的利润率互相厮杀。却没看到在未来几年内,自家手机的入口会成为非常可观的利润来源。
以游戏为例,目前各家手机厂商都在构建自己的游戏平台,今年国内的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00亿,明年预计是600亿的市场规模,未来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如果手机厂商的入口守得更好,只要手机厂商拥有百分之几的手机市场份额,游戏也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从第三方数据看,各种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游戏平台竞品渗透率已经接近接近60%,如果手机厂商再不把握好这次机会,这千亿规模的市场将都归于移动互联网公司。一方面手机厂商的手机硬件利润率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却把数十亿的利润流拱手让给了移动互联网公司,这是非常可悲的。多说一句,游戏也是一种入口,植入广告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品牌推广效果。
手机厂商应该彻底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公司运作机制,不断提升商务、产品、运营、研发等的综合能力,加大产品创新,守好自己的手机入口,稳住自己手机和流量的市场份额,向移动互联网公司学习,必要时主动出击,获取友商的用户。一旦经营好自己的用户入口,形成规模效应后,就可以用自己的入口流量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做流量交换,形成正向循环,从而获取硬件和软件服务的双重收入,同时保持手机厂商和移动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战略平衡,两分天下得其一。
未来的手机厂商格局,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能力突出的厂商将有巨大优势,垂直整合如苹果、三星、华为,从芯片、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内容、周边设备的垂直整合,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和成本优势。而横向整合如联想、酷派、OPPO、VIVO则更应加强横向资源的整合,包括软硬件系统、渠道、品牌、供应链、应用内容、服务水平,这些综合实力是移动互联网公司难以快速整合的。
从苹果的垂直整合模式看,在这个创意不断发生的时代,世界上根本不需要存在那么多巨无霸的互联网和软件公司,中小公司越多,才能迸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意和产品,更能把控好自己的生态格局。在Wintel两个巨无霸垄断的时代,高额的License费让PC厂商出货时都没办法装上正版的操作系统,只能装着DOS操作系统就卖给用户,这是多么差的用户体验。
很多人说手机厂商没有做互联网产品的基因,产品运营能力很弱。笔者认为这是毫无依据的,联想做出了千万级用户的茄子快传,OPPO的ColorOS有千万用户喜欢,华为EMUI也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手机厂商的软件商店发展这几年下来,体验和特性已经不亚于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手机厂商不缺乏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也不缺乏优秀的运营和研发人才,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移动互联网公司。关键在于手机厂商各级主管,特别是一把手的意识和危机感、责任感,以及战略眼光,敢不敢下决心投入。
移动互联网给手机厂商带来的是机会还是危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