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    鹏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与未来城市研究组专家

冯宇彦    腾讯应急行业咨询总监

 

 

 

 

一份文档

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 从下午开始,各种致命的紧急险情频繁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当天晚上9点左右,一位昵称manto的作者,在腾讯文档平台创建了一个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并敲下第一行字: 求救人员信息,救援人员信息。
一个小时以内,表格里,出现了“地铁5号线”“5号线隧道”等求助信息。

《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
(《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

三个多小时之后的次日凌晨,新增了一个sheet——“可支援”: 有彻夜不闭馆的图书馆,提供方便面的科技馆,提供水上器材的俱乐部……天亮之前,又增加了“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两个sheet,也出现了医生们自发组织的线上问诊群信息。

第二天一早,访问人数越来越多,这时点开文档会弹出提醒: “可编辑的人数已达上限,当前仅可查看。 ”腾讯文档的产品团队了解了情况,马上紧急扩容。 除了腾讯的维护团队,还有大量明显有着丰富互联网产品经验的用户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动表格的整体改进,以众包方式实现了一个复杂的救灾平台的高效搭建。 24小时内,文档更新超过450个版本,浏览量超过250万次,传播范围广,信息搜集全面。

 

一个小程序

与这个文档的建立几乎同时,腾讯的员工还建起了一个“郑州加油”的微信群,聚集了越来越多相关部门的同事,商量还能为郑州做点什么。 一个很快形成的共识是,腾讯地图有很多限制条件,如并发数和权限管理较为简单,很容易造成数据重复或错漏丢失,也会直接暴露隐私和误导社会舆论。 大家开始商量微信的信息发送能力能对灾情传播做些什么,这时群内的应急行业专家正好在和应急管理部策划社会救援力量协同平台,建议使用小程序来搜集和发送信息。 马上有腾讯出行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开始通宵绘制草图和开发demo。 21日早晨七点,第一版demo完成。 下午2点30分,“抗汛互助信息共享服务”小程序正式上线,距离开始开发仅14小时。 考虑到灾区网络信号弱,小程序的设计极其简洁,输入描述和电话后,只需要那一秒有网络,求救信息就能够发出。

抗汛互助信息共享服务小程序界面

与在线文档完全自发陆续出现的供给信息和供需匹配不同,这个小程序的产品团队“从一开始就不希望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求救信息的容器,我们希望是有相应的团队去处理这些信息,最后要落地到救援上。 ”除了“我要求助”外,还设计了另一项与之对应的重要功能——“提供帮助”,点开之后,能填写避难场所位置、联系电话,和可提供帮助的说明。

群内的应急行业专家很早就跟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中心取得联系,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 政府掌握着社会救援力量信息,但无法获知群众的救援需求及地点,双方一拍即合,由小程序来搜集整理求救信息,政府应急部门把信息分类传递给合适的社会救援力量。

团队从紧急救援中心拿到了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 这是一家以专业处理灾害信息、协助救灾资源对接、促进救灾效率为工作内容的志愿者组织,非常有影响力,同时在对接多支救援队。 “卓明”表示,将采用这个小程序收集的信息,“直接提交给一线社会力量协调中心作为任务分配给救援队和社会组织”。 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利用地图能力直观展示求救信息位置统计,社会救援力量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哪里需救援人员多,以便合理规划路线。 腾讯出行和地图团队很快配合完成了这个功能,起名“互助地图”。

在以这两个自发快速形成的应用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准确而及时的供需信息支持着上百个政府和民间救援队伍在灾后数天中救死扶伤、高效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创新

与这两个应用受到的普遍关注和好评相比,郑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此次灾害中则受到了不少质疑。 地铁车厢中逝去的十多位市民,隧道中被困的车辆和因此产生的伤亡,让之前投入巨资建设的“城市大脑”“智慧隧道”之类难免尴尬。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谓轰轰烈烈。 然而动辄投资数亿的各种“智慧xx”“xx大脑”,几乎都是由政府投资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工程建设。 我们习惯了从一个“顶层设计”出发,整体构建数字政府的技术架构,把城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再分别加以数字化改造。 这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是必不可少的,智慧城市需要整体统筹,并建立框架、制度和标准,然而这些却并不是全部。

相对于我国,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往往主导性和投入都比较有限。 以社会服务和产业创新为重点的项目大多采用政府引导、财政资助和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 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通常是针对特定的城市问题,尤其是较小的场景,以注重投入产出的市场化方式为主,企业和市民会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而此次郑州水灾则意味着,我国的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时代! 在我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全球领先,很多准公共领域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如打车、共享单车、快递等。 很多城市也引入了“随手拍”应用,作为城市管理和交通违章治理的手段,发动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早年也主持或参与开发过多个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众参与应用,如《北京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村落》《再现圆明园》等等,大都利用了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开放数据进行了深度应用。 虽然其口碑和传播效果都还不错,但与各种“随手拍”应用一样存在一些问题而难以复制推广。

这种自下而上方式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第一,传统的应用开发成本高、周期长,只适用于一些非时效性的应用,难以快速响应需求; 第二,系统相对封闭,不利于多个部门、多个主体协同参与开发和运营工作。 我们亟须设计一个“数字化分布式连接”网络平台,将政府、企业、群众手中的人以及社会资源广泛连接,让网络中的群体和个体有施展才能的平台和空间,在预警、宣传、社会动员、志愿服务、技术支持、专业救援、灾后恢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快速反应的社会化救援。

未来,还需要要借力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最新技术应用于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上,提升效率和安全。 同时通过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平台和载体,建立社区、小区、自然村、家庭的自防、自救和互救体系。

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中台、小前台的云原生思想改变了智慧城市应用的开发方式,在数据资源汇聚和打通的基础上,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开发者可以迅速开发各种实效性、甚至应急响应类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参与城市数字创新的可能性。 以腾讯云推出的基于微信、在线文档等平台广泛的C端触达能力和小程序的友好性,类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应用会越来越成为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应用的重要补充,更深度连接政府、企业和市民等主体。

 

小结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借助信息技术的计算与连接能力,实现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的供需高效匹配。 云原生架构和快速开发能力,使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的城市数字创新具备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供需信息的高效发布和快速匹配,尤其在应急、救灾等场景下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在传统的119、110、12345等热线电话平台之外,基于小程序的一键式呼救和响应平台将以更丰富的信息和更高效的匹配能力成为城市应急响应系统新的基本配置。 智慧城市也会因而进入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式融合互促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张敏翀、李瑞龙,《城市数字化转型,国外是怎么做的? https://mp.weixin.qq.com/s/9GTnLYivNs80E9cig2dvMw

[2]临安,《一个小程序里的生命援救》,

https://mp.weixin.qq.com/s/2H0l1HSMnATJxoYLPqxGcw

[3]Jeffrey 、王焕超 、周政华,《协作河南: 暴雨中的全民互联网救援》,

https://mp.weixin.qq.com/s/8Gt9aS0JMGZpsBXJp-_HDg

[4]腾讯,《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 https://mp.weixin.qq.com/s/nxHrvg_mg7e7VRmolW0_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