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2021新春书单:最值得读的12本书

|读书 作者:腾讯研究院 2021-03-03

       腾讯研究院2021年新春书单如约而至,我们精心挑选了12本书作为送给您的新春礼物。

       这12本书来自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和外部专家的共同推荐,覆盖了前沿科技趋势、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治理、对自我和社会的重新认知等非常多元化的领域。

       尤其是在经历过去一年疫情下的各种极端考验后,一些原本渐进演进的商业和社会趋势被加速,原有的系统平衡被打破。这种节奏的变化和新平衡的构建,对个人和社会的适应性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在这个加速变化的年份里,如何更好地去认识自我、读懂趋势、寻求解决方案,希望这份书单能给您带来帮助。

1《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项飙 吴琦

关键词:人类学方法论 超越自我

       作为社会学家的项飙在2020年突然“出圈”,从“附近的消失”、“社会内卷化”再到“系统人”,他每一次与热点的碰撞都会引发广泛的议论和关注。他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离不开他的长期扎实研究和深入思考。

《把自己作为方法》从项飙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

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2《如何创造可信的AI》

作者:盖瑞·马库斯,欧内斯特·戴维斯

关键词:深度学习 通用人工智能

       关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总是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有担忧者认为,它会取代人类的自主性;也有乐观者认为,AI会是人类的好帮手。但事实上,要得到真正可信的AI,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超级智能的时代也还远没有到来。创造真正可信的AI需要赋予机器常识和深度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统计分析数据。

       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盖瑞·马库斯和欧内斯特·戴维斯从深度学习算法固有的缺陷出发,阐述了当下 AI 技术发展的桎梏,对当前 AI 的场景应用和研究范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AI真正的问题在于信任,常识才是深度理解的关键。两位作者最终从认知科学中提炼出了11条对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启示,以通用人工智能为发展目标,给出了未来 AI 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

3《未来呼啸而来》

作者:彼得·戴曼迪斯 史蒂芬·科特勒

关键词:指数型技术 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技术应用是什么?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和畅销书作者史蒂芬·科特勒在书中描述了9大指数型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3D打印、区块链、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并洞察这9大指数型技术的互相融合会带来的变革力量,将如何重塑未来的生活方式与商业模式。

       在书中,两位作者还结合9大指数型技术的融合,预测和描述了零售业、广告业、娱乐业、教育、医疗保健、长寿、商业、食品业等8大行业指数型变革的未来。在两位作者看来,如此多的技术应用爆发,正在带来一个全新的未来。

4《繁荣的悖论》

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艾佛萨·奥热莫 凯伦·迪伦

关键词:开辟式创新 未消费市场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的颠覆式创新,曾启发了一代企业家和创新者。在这部最新著作中,他又提出了新的创新理念——开辟式创新。

       开辟式创新希望能转变企业家和创新者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把眼光转向庞大的未消费市场,既能启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引擎,又能够帮助创新者和企业家发现未消费市场,为一国增加本地就业和全球就业,继而实现国家繁荣和全球繁荣。

       开辟式创新试图解决企业和国家面临的两种悖论:一是全球至少有20个国家出现了越扶越贫的情况,而且是在接受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之后发生的;二是企业家和创新者想要追求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恰恰在表面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繁荣的未消费市场中。

       书中探讨了韩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开辟式创新案例,阐释了开辟式创新的模型、要素、实践和原则,以及开辟式创新对一国及全球的影响。开辟式创新不仅关乎创业者和企业家追求的经济增长,还是国家实现长久经济繁荣的可靠路径。

5《贝佐斯的数字帝国:亚马逊如何实现指数级增长》

作者:拉姆·查兰(Ram Charan)、杨懿梅

关键词:业务边界 企业机制

       亚马逊从创立至今,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增长,亚马逊的管理、文化也被很多互联网公司视为标杆。更为重要的是,亚马逊从图书开始,从单品类电商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打通线上线下,构筑了遍及全球的平台生态,从服务个人客户到赋能企业客户,再到进入智能硬件、智能语音、金融服务、本地服务、游戏、影视、娱乐,乃至壁垒极高的医疗。

       是什么推动了亚马逊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本书从“业务模式、人才招募、数据支撑、创新引擎、决策机制、组织文化”六大模块试图解读贝佐斯所构建的亚马逊数字帝国。在贝佐斯卸任CEO后,他所设计的这套企业机制,是否能推动亚马逊继续增长?

6《无形经济的崛起》

作者:乔纳森·哈斯克尔 斯蒂安·韦斯特莱克

关键词:无形资产 新经济

       相对有形的陶器、车轮、蒸汽机等杰出创意,人们对隐藏在软件研发、数据库集成、艺术创作、品牌建设,甚至业务流程优化中的创意往往感知更弱。但事实上,世界经济正在出现一个新特点——很多优秀的创意开始脱离实体形式,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

       在美国、英国和瑞典,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规模也已经超过有形资产,比如市值逼近10 00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比实物资产多得多。可以说,一个无形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高科技公司、制药公司到咖啡店和健身房,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无形资产所能创造价值也远远高于有形资产,如何把设计、软件融入一个品牌,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逐渐成为各类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纳森·哈斯克尔和英国国家创新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斯蒂安·韦斯特莱克结合他们10年来在无形资产投资测度领域的研究,从无形经济的形式、特性、价值、影响等方面完整介绍了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新经济趋势。

7《重构地球:AI For FEW》

作者: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

关键词:人工智能 地球级挑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如何用科技助力解决食物、能源和水问题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紧迫性挑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尝试。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撰写的《重构地球:AI For FEW》,系统阐述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为人类面临的食物(Food)、能源(Energy)、水(Water)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作者在书里首次披露了腾讯利用AI种植黄瓜和番茄等幕后故事,描绘了人工智能应对地球级挑战的新路径、新思考、新理念。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解决食物、能源、水等地球级问题的前景及路径。

       在这本书里,还能看到水能互联、飞行汽车、能源互联网、自能源体系、“植物运动手环”、“智人+植人”、“数字水”、“数字黄河”、“prosumer”等全新理念,助力实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作者:玛丽·L·格雷 西达尔特·苏里

关键词:数字化 线上就业

       人工智能并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但却让所有人都有可能被隐藏起来,成为信息机器上默默运转的齿轮。事实上,在当下的数字化浪潮中,正是有一大群隐于互联网背后的“隐身人”,与算法一起完成了那些让我们惊叹的智能化工作。

       无论是发送相关的新闻提要,还是执行复杂的短信比萨订单,当人工智能出错或无法完成任务时,数以千计的企业会悄悄找人力完成这些项目。他们躲在网络之后,不被知晓、不被感知,他们跟随系统的指令进行工作。

       这支看不见的线上就业大军正不断扩张,它既不存在于现有的法律中,也未得到固有文化的承认,而算法无意识的残酷又带来了诸多未知。当越来越多朝九晚五的全职就业逐步瓦解,躲在网络之后的隐身工作得到的却不是自由……

       人类学家、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玛丽•L. 格雷(Mary L. Gray)和计算机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博士西达尔特•苏里(Siddharth Suri)通过历时5年的研究,联手完成了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背后隐藏的人类劳动力的研究,提出了应对这项社会变革的技术解决方案。

9《游戏世界:虚拟媒介与儿童日常玩耍》

作者:赛斯·吉丁斯

关键词:数字游戏 新媒体研究

       游戏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但当从传统游戏进入数字游戏时,两者有何差异性?在数字化趋势下,儿童选择网络游戏,与以往的玩具、游戏活动,有何异同?

       吉丁斯教授就游戏中的人物和事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充分利用近期在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游戏研究和新媒体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指出了数字游戏与其他建立已久的游戏模式之间的延续性和差异,希望通过关注日常生活中现实游戏世界与虚拟游戏世界之间的关系来填补研究空白。

       从广义视角来看,数字游戏是儿童游戏世界的新表现。不管是“真实”物理世界的游戏,还是“虚拟”的线上数字游戏,参与者都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具有明显的“模拟”特点;也都会受物理世界的技术工具和相关主体的活动所制约。

       作者的研究为我们重新思考儿童的游戏行为提供了媒介文化的参考:对于游戏行为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游戏本身,而应将其置于更长的历时脉络和更宽的社会环境中,结合技术和环境的关系来系统看待。

10《科学、技术与社会:新视角和新方向》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New 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

作者:Todd L. Pittinsky

关键词:科学进步 社会福利

       科技的进步在提升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挑战。本书汇集了跨学科和多学科的观点,从政府决策到我们如何看待性别差异,阐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种问题的影响。

       本书探讨了发明和创新是如何真正出现的、科学与知识的竞争形式有何区别,以及科学和技术如何为人类争取更多福祉做出更大贡献。例如,对“有违道德的发明”应该在法律上进行限制吗?在每个阶段应该将谁考虑在内,谁又将受到影响是贯穿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书研究了科学进步对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的影响,评估了使用者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非使用者如何被考虑在内。

11《不安的变革:数字时代的市场竞争与大众福利》

作者:阿希姆·瓦姆巴赫 汉斯·克里斯蒂安·穆勒

关键词:数字经济 竞争政策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当下受到热议的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政策。书中提出,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会推动竞争、提升效率,然而这种创新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得创新者往往走向垄断。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老牌欧洲国家对待数字经济治理的一种立场。

       但事实上,从中美两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来看,过于显著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还给数字经济领域带来了颠覆式创新和跨界竞争,这使得任何市场领先者即使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也不敢怠于创新。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数字经济,该采取何种治理策略,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还在不断深化中,相对两位作者在书中给出的答案而言,更应该重视的是书中所提出的问题。诚如耶鲁大学Steven B. Smith教授所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停止自己思考。

12《制内市场》

作者:郑永年 黄彦杰

关键词:中国崛起 国家治理

       有关中国崛起的研究,在全球学界总是有不少争论。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和黄彦杰,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索了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当代演变,并以“制内市场”的总体框架来揭示中国的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制内市场”是一种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不断演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并非自主的、自我调节型的秩序,而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的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规制。具体体现为一个三层市场共存的等级制的结构:底层的自由市场经济,顶层的国家资本,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

       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内部平衡不但关系中国自身未来的前景,也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前沿杂志
互联网前沿61

2022年,从引爆AI作画领域的DALL-E 2、Stable Diffusion等AI模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机器人,AIGC不断刷爆网络,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2023-05-12

全站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