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刘琼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摘要
  一、“互联网+”与云计算 
  二、腾讯云的特色能力和落地场景
  三、云计算的趋势展望

  摘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移动设备、物联网数据全面爆发的大环境下,使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已成为各行业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前提条件。
  “互联网+云计算”降低企业IT成本的同时,鼓励双创企业发展、降低试错成本、帮助企业挖掘数据资源、实现全球业务协同、再造盈利模式。
  公共服务也在向移动互联网、向云计算“大迁徙”。在此过程中,要警惕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只顾前端接入移动互联网,忘记后台配套建设。二是只注重云计算带来的短期拉动效应,忽略技术变革的长期效果。只有转变心态,由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向需求供给式的服务转变,才能真正拥抱公共服务的“互联网+”时代。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优化迭代和精细运营,腾讯造就了可以支持各种互联网使用场景的高品质的云平台。这一平台具备国内领先的硬件配套,包括多地联动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超10T带宽的多运营商BGP网络、国内领先的DDoS防护及其他云安全措施等。此外,腾讯云在内部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运营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特色能力,如准确率全球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模块化的开放运维平台、中文语义分析平台、云+创业平台等。硬件配套与特色能力相结合,搭配出多种多样的产业和政务云计算解决方案。
  腾讯云“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将云计算基础与自身特色能力相结合,在金融行业有着众多应用场景。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身份验证;大数据分析可用于征信、借贷、用户画像、新品推荐;腾讯云与微信和手Q公众号结合可用于获客、关系维护等等。
  腾讯云为“互联网+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数据库、云安全、大数据分析在内的产品和服务,让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和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决策。
  腾讯云“互联网+O2O”解决方案集合了对象存储、万象优图、微视频、信鸽推送、人脸识别、维纳斯加速等核心产品,并联合腾讯开放平台、应用宝、广点通、QQ空间应用中心等腾讯内部的流量平台和变现平台,共同支持O2O业务发展。
  腾讯云正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场景。除了利用云基础架构来应对高并发、弹性流量、网络安全这些基本问题之外,腾讯云的特色能力互相组合,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对海量用户行为的分析、广泛的触达能力,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在公共秩序和安全、灾害预警和应急、形象宣传和舆情、移动办公和审批等常见的公共服务场景中更准确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展望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其应用将逐步由浅入深,由单点突破向整体迁移转变。此外,私有云的主导地位或将下降,而公有云、混合云成为主流的云架构。再者,PaaS服务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最后,云计算可以有效降低政府运维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后台的稳定性,是“互联网+政务”的核心场景之一。可以预见,国内公共服务机构对云计算的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一、“互联网+”与云计算
  1、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基础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随时随地与互联网连接。消费、社交等高频次社会活动入口转到移动端,海量的数据被记录下来。根据IDC1的估计,人类社会每年记录的数据量,从2005年的130EB增加到2015年的8591EB,十年增长66倍。
  数据高并发、大波动、要求实时反馈,对数据处理技术提出挑战。传统的IT系统面对这些需求束手无策,云架构应运而生。云架构通过将普通服务器集群化实现运算能力的飞跃,公有云的大规模资源共享是目前处理高并发、弹性流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模式,云架构之上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也为信息实时反馈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Gartner的统计,201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价值952.4亿美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变为1804.6亿美元,增长189%。

 图1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估算(单位:亿美元)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着力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具备使用和管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成为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前提条件。而云计算的低成本、高扩展性的优势满足了使用和管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云+端”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配。
  低成本:得益于规模经济和激烈竞争,数据中心存储和计算数据的成本逐年下降。1GB硬盘存储容量的价格由1993年的9000美元以上下降到2013年的4美分。亚马逊AWS(Amazon Web Service)云计算服务的价格在过去6年内共下调44次。
  高扩展性:云计算租用服务的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IT模式“硬件采购+软件许可证”云计算助推“互联网+”2
  成本高、周期长、不灵活、运维压力大等问题。对于小微企业与非IT专业企业来说,应用云计算可以有效避免自身技术实力和运维水平有限的短板,把更多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发展上。
  “云+端”模式:智能手机等成为轻量的“端”设备,而微信、邮件、地图、导航等应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移到“云”上,两者结合即为“云+端”模式。Gartner预测,2016年将有1/3的个人数据存储于云端。《互联网周刊》近期公布的《2015年中国APP分类排行榜》中,33个类别的首位应用100%均基于云。未来“云+端”有望成为企业的标准产品配置。
  2、 “互联网+云计算”助力经济发展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产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弥补了双创(创新创业)企业的IT设施短板和成本压力,创业者可以专注核心业务的开发,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事务性工作外移到云上。对于传统行业企业来说,云计算由于有助于制造企业应对市场全球化、敏捷生产、数据量激增等诸多挑战,迈上新的发展梯级。

表1 企业级IT系统与云架构特性比较 传统企业级IT系统云架构

 

  云平台为双创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平台提供的众多插件,让双创企业、小微企业有机会接触到原先只有大中型企业才能介入的市场。Airbnb、Uber、滴滴打车的成功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Emergent Research and Intuit公司的研究发现美国有37%的小企业已完全适应云计算,并预测这一比例在2020年将提高到78%。
  云计算可以帮助传统企业以较低的试错成本完成业务创新和转型。泰康人寿在2015年春节与微信摇一摇搭档推出促销活动。双方紧密合作,在一个月内完成应用上线部署。腾讯云使用自研的跨域流量调度等技术,为泰康人寿微信公众号服务提供高可用及容灾保障,很好的经受住春晚微信公号粉丝量爆长、数据交互创历史新高等高性能要求的考验。
  企业还可以用低成本的云计算挖掘数据资源。例如腾讯Open Data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分析计算平台,每天计算的数据量达到10P、计算任务120万,具有极强的云计算助推“互联网+”3
  大数据服务能力,可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例如,南方电网作为腾讯云的早期用户,受益颇多,一方面加快了对用户数据的采集速度,另外还增强了大数据处理能力,挖掘数据背后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生产全球化的时代,云计算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全球业务协同。例如海尔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中国的总部与印度的售后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访问关键业务的应用,支持海尔印度市场的用户服务升级。
  云计算还可以帮助企业再造盈利模式,迸发“第二春”。2013年,软件企业Adobe宣布全面转向Creative Suite云服务,将一次性付费模式转向云端按月付费模式。得益于向云计算转型,Adobe扭转了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下滑的局面,2015年第二财季净利润增长67%,达到1.475亿美元,而其中云计算业务已占到公司总收入的66%。

图2 互联网+云计算的作用

  3、 “大迁徙”:公共服务的云化
  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与服务的沟通渠道整体向手机端迁移,真正实现了7×24实时在线。
  根据腾讯研究院和微信开放平台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2014年底,全国微信政务号总量突破4万个,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政务号内容包括公安、旅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党政、交通、教育、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科技等绝大多数政府职能,平均活跃用户数达到3.6万人。

图3 微信政务公众号职能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服务向移动端“大迁徙”的过程中,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只顾前端,忘记后台。也就是只在移动端建立入口,不对后台系统做改造。公共服务移动互联化之后,往往会出现用户访问高并发、部分公共服务的实时监控压力大、以及黑客和网络诈骗频发的问题。传统IT后台很难应付这些挑战,不对后台做改造、勤维护,必然导致前端入口拥堵、宕机,失了口碑和民意。
  误区之二是只看眼前,忽略纵深。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往往只注重数据中心等固定资产投资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而忽略了云计算带来的技术变革在长期内对地方经济的促进,造成对引入云计算平台的认识错位。
  只有转变心态,由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向需求供给式的服务转变,才能真正拥抱公共服务的“互联网+”时代,大迁徙才能落到实处。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参考。2010年,联邦CIO发布“改革IT管理的25点实施计划”,要求下属机构将一部分服务迁移到云上。时隔5年,“云优先”策略的成果逐渐显现。

  · 节约IT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联邦主计处(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简称GAO)评估发现,应用云计算的7个部门共节省9600万美元,占云计算投入总额的18%。
    · 提高政府运转效率。美国农业部将21个独立的电子邮件系统进行整合为云平台,并与其它应用的服务界面集成,原本需要耗时几年的工程仅用了几个月便完成。新平台可容纳30万用户,为员工提供SharePoint、Office Communications、视频会议等多重办公服务。
  · 云计算使政府成为创新的平台。内部看,政府部门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例如,通过云平台,美国允许居民自由监测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和环境。外部看,基于开放数据,为全民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基于开放的天气和地理位置数据,第三方开发者做了大量的应用创新。2014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了两项千万级的云计算测试床建设项目,用于推动学术科研团体开发与测试新的云架构。
  · 培育了云计算的应用氛围。在政府采购和示范效应带动下,美国各界对云计算的认知程度较高。GAO统计显示,7个联邦机构2014年共采购101项云服务,比2012年的21项增长了近5倍;相应的,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从2012年的31%上升至2014年的45%,68%的企业有2-5家云服务供应商。可以说,在助力本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上,美国政府功不可没。

 表2 美国云计算服务业态的普及率

  二、 腾讯云的特色能力和落地场景
  1998年,腾讯的第一款产品QQ上线。两年后,为应对迅速爆发的用户需求,腾讯开发了QQ Basic DB架构,这一架构本质上就是一朵通讯云。腾讯后续推出qq.com、腾讯游戏、腾讯音乐、腾讯视频、微信等面向海量用户的产品,而云成为这些产品的标配。正是依靠云架构高可用性、高拓展性,微信后台才支撑起433天用户数从0到一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增速纪录。
  多年持续不断的优化迭代和精细运营,造就了支持丰富使用场景的高品质腾讯云平台。2010年2月,yun.qq.com对外开放,2014年腾讯云计算公司正式成立,腾讯内部的云架构迎来开放发展的时代。

 

图4腾讯云的开放进程

  目前,腾讯云不仅装备了国内领先的硬件配套,而且还在总结腾讯内部多年技术积累和产品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具有鲜明“腾讯范”的特色能力。这些能力正在被标准化,打包入腾讯云,与硬件配套一同开放给外部用户使用。
  1、 硬件设施和基础能力
  通过微信、QQ分享图片、视频、语音聊天已经成为数亿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与之相应的是,腾讯数据平台日接入消息数约20000亿条、接入数据量400TB,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为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腾讯自公司成立持续加大硬件投入,建立起国内领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覆盖全国及部分海外市场的网络资源、和保护网络安全的基础配套。
  a) 多地联动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截至目前腾讯已经在深圳、广州、天津、上海、香港建成了高等级的数据中心,重庆数据中心、北美数据中心也在加紧建设中。
  腾讯移动数据中心(Tencent Mobile Data Center, 简称TMDC)采用了腾讯自研的微模块技术。一个占地约15平米的微模块包含制冷、供配电、网络、布线、监控等独立的运行单元,相当于一个传统意义的数据中心。这一技术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也大大加快扩容速度,让数据中心的构建更有弹性。
  TMDC运营指标业内领先。单集群服务器数量可达8800台,可用率达99.999%,处理并发Job量为5500个,日均处理Job量100万个。
  b) 网络资源
  腾讯云使用的BGP网络支持国内几乎所有主流运营商接入。公网入口故障时可以进行秒级跨地域调度,保障服务的稳定运行,将网络故障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降至最低。
  2007年腾讯开始自建CDN(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目前已在全球部署超过400个CDN节点,超10T带宽,并逐步建立起静态内容平台、游戏下载平台、UGC加速平台、流媒体平台、动态加速平台等一系列海量业务加速平台,广泛服务于Qzone、微信、QQ、腾讯视频等自家产品。
  c) 安全防护
  腾讯云将腾讯内生的技术和经验打造成网络安全产品,从应用层、网络层、主机层、物理安全等多维度提供业界领先的立体防护体系。
  DDoS是网络安全中的老大难–老问题、大量发生、难根除。腾讯自研的DDoS防护方案–大禹系统,通过高效动态调度网络流量,组织全网各点冗余带宽,与腾讯自研的、配置在各节点的宙斯盾系统配合,对流量进行清洗,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2015年5月28日,艺龙网遭遇大流量DDoS攻击,一度无法访问。危急时刻紧急接入大禹过滤攻击流量。十几分钟后,艺龙网首页恢复访问,业务未受到重大影响。
  腾讯云的域名解析平台DNSPOD通过分布在国内的65个和国外的12个云集群节点进行分布式探测,快速定位域名劫持。DNSPOD单机解析可达千万次/秒,云计算助推“互联网+”8
  为超过650万域名提供域名解析,日处理DNS请求超210亿次,支持异地容灾。
  除了大禹系统、DNSPOD外,腾讯云安全还提供漏洞扫描、网站安全防护(WAF)、后门木马检测、暴力破解告警、异地登录提醒等服务,定期检测实时告警。

  2、 腾讯云特色能力
  除了强大稳定的硬件基础和云计算能力,腾讯云还为用户提供定制基于腾讯丰富社交、媒体、文化娱乐产品的特色能力。
   a) “两前一后”
  “两前”指腾讯的两款重量级产品微信和手Q,“一后”就是腾讯云平台。这一方案可以将用户在微信和手Q上开设的企业号或公众号入口与后台的腾讯云联系起来,实现全网一致的用户体验。腾讯云近期推出微信公众号第三方内容CDN加速服务,加载在微信公众号内的音视频、图片等第三方内容,可以利用腾讯云的CDN网络实现快速调用,提升用户自建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体验。
   b) 万象优图?优图人脸识别
  万象优图将腾讯积累了十余年的图片处理经验开放给开发者,解决图片上传下载失败率高、速度慢等问题,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一体化图片解决方案。APP和网站等涉及到图片的地方均可以使用万象优图,提升图片服务用户体验。
   优图人脸识别专注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目前已经建立起海量数据分析与人脸训练集,日处理图片能力过亿,累计已处理数百亿人脸,自研了人脸检测、五官定位、特征提取、人脸对比、活体检测等一整套技术。在公开的LWF测试中,优图人脸识别准确率达到99.5%,水平全球领先。

 

图5优图人脸识别

  c) 维纳斯
  维纳斯(WNS,Wireless Network Service)是腾讯自主研发的移动应用加速系统,利用QQ、微信等腾讯内部业务的海量接入数据来持续优化调度的算法,并集成了用户就近接入、腾讯直通车、加密通道透传功能等,为APP提供高连通、高可靠、强安全的网络连接通道的服务。
  d) 云搜
  腾讯云搜提供数据处理、检索串识别、搜索结果获取与排序、搜索数据运营等一整套搜索相关服务,在搜索架构、数据存储和计算、智能排序、用户意图识别、搜索质量运营等方面有很深的技术沉淀。微信朋友圈、手Q、腾讯视频、QQ音乐、应用宝、腾讯地图、QQ空间等腾讯主要产品的搜索业务均由云搜负责。云搜还拥有“文智”中文语义开放平台,积累了上千亿的互联网语料库,提供中文分词、智能纠错、同义词识别、意图识别等能力。
  e) 蓝鲸
  蓝鲸是一个开放式的运维管理平台,提炼一些常用的功能和脚本让用户快速上手,最大程度的降低运维门槛、提升运维效率。截至目前,腾讯所有的端游、页游、手游都在使用蓝鲸系统做运维管理,效率提升近百倍。
  f) 云+创业
  2015年6月腾讯云推出“云+创业”计划,为创业者提供总额1亿元的扶持资金和两年扶持计划套餐:半年免费+半年五折+1年VIP云扶持。单个创业者最高可获得价值百万的扶持。“云+创业”还联合广点通、应用宝等平台为创业企业量身定制推广计划:入围企业可获得1-5万广点通推广费用,由专人负责帮助创业者申请微信支付入口。目前“云+创业”已有真格基金、创新工场、IDG等多家知名创投机构加入,扶持超过200加创业企业,涵盖移动互联、游戏、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图6腾讯云平台的部分特色能力

  3、 腾讯云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腾讯云的基础设施与特色能力构成丰富的应用组合,在普通云架构高可用性、安全防护、成本合理等优点之外,给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类开发者提供了落实“互联网+”、将移动互联与日常公务和生活场景有机结合的有力武器。

图7 腾讯云“互联网+”全景

  a) “互联网+金融”云方案
  腾讯云为基金、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互联网+”落地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基础服务包括在多中心部署的金融监管合规机房中,对高配置云服务器进行托管,建立高可靠、强一致的金融级数据库。支持专线/VPN/BGP网络、与支付平台对接,除定制化的外网DDoS攻击防护和协同防御方案之外,还提供内网的隔离保护。
  在基础服务之上,腾讯云的特色能力在金融行业有着众多应用场景,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身份验证;大数据分析可用于征信、借贷、用户画像、新品推荐;两前一后的结构可用于获客、关系维护等等。

  b) “互联网+城市交通”云方案
  城市交通管理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工作。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交通状况瞬息万变,给后台数据处理能力带来挑战。根据这一特点,腾讯云为“互联网+交通”提供包括数据库、云安全、大数据分析在内的解决方案,让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和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决策。

 

  c) “互联网+O2O”云方案
  腾讯云为O2O行业提供快速接入、即买即用、品类齐全的后端服务,助力O2O业者以低廉的成本高效率构建移动应用,让人与各种生活服务实现随时随地连接。
  针对O2O业者的特殊需求,腾讯云“互联网+O2O”集合了对象存储、万象优图、微视频、信鸽推送、人脸识别、维纳斯加速等核心服务,并联合腾讯开放平台、应用宝、广点通、QQ空间应用中心等腾讯内部的流量平台和变现平台,帮助O2O应用开发者拉升流量、并将流量变现。

  d) “互联网+公共服务”云方案
  与一般的商业应用相似,公共服务的窗口单位也面临高并发、弹性流量、网络安全等问题。与商业应用不同的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往往肩负服务与监管的双重角色,需要在信息安全与数据共享、用户体验与成本控制、推动创新与管理责任之间权衡,不断摸索、渐进前行。
  腾讯云正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场景。除了利用云基础架构来应对高并发、弹性流量、网络安全这些基本问题之外,腾讯云的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特色能力有机组合,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014年12月31日晚,接近零点,在世贸天阶跨年现场,出现人群过度集中现象,管理部门迅速决策叫停这一活动,并通过公共消息平台及时通知区域内群众,化解了潜在的群体性失序的风险。而数分钟之后的上海外滩现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地震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会出现某些特征性的异常现象,如某地的QQ用户同时大面积掉线。借助大数据工具,可以据此及时判断灾害烈度、确切位置,作为后续救灾决策的依据。

  三、云计算的趋势展望
  趋势一:云计算从边缘突破到中心
  云计算的应用由浅入深,由单点突破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  第一代:提高IT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这是多数行业选择云计算的理由。传统模式下,企业根据经验提前配置IT资源,与应用系统一一对应,呈”烟囱”结构。这一模式造成一方面部分IT资源未达到预定载荷,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为应对可能的负载峰值而预留设备余量,增加IT成本。云架构下,分布式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变“烟囱”为”资源池”,对IT资源进行动态组织和分配,避免资源闲置的同时满足峰值需求。普通云服务器比传统服务器成本可节省至40%~60%。

图8 云计算的三个应用阶段

  · 第二代:创新产品/服务、变革商业模式。云计算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产业、金融、视频、电信、政府、能源等传统领域的技术服务模式,进而驱动商业模式的变革。SaaS服务、云办公、云电视、互联网金融、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后,无不是云计算的应用。
  · 第三代:对产业和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云服务正在使计算、存储等IT资源成为一项社会化的服务,它可以像水厂、电厂一样,把分散的IT资源转化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运营和服务,向全社会提供。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的背景下,云计算可以降低这些企业的IT成本、应用与创新门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趋势二:公有云、混合云发展步入快车道 
   私有云不会引发对数据安全性的担忧,同时能节约成本和提高运营敏捷性,因此迅速被企业和政府部门采纳为扩展内部IT基础设施的方式。但是这一现状正在改变,公有云和混合云正悄然取代私有云成为主流的云架构。
  这一方面是因为私有云的容量有限,面对海量数据难免捉襟见肘。Forrester的调研结果显示,90%的私有云被认为无法满足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公有云、混合云可以采取内外网隔离等一些技术手段实现私有云安全私密的效果。因此,大量的应用很可能最终会转移到更具成本效益的公有/混合云上,对于非保密的数据尤其如此。长期看,随着公有云安全技术不断演进、人们对公有云接受度将不断增加,公有云和混合云对私有云的替代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了近20%,达到1580亿美元,且将保持每年23.5%的增幅增长,2017年将达到2440亿美元。
   趋势三:PaaS需求快速释放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发展程度不一。SaaS(软件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商业化较早,发展相对成熟。尤其是IaaS已进入相对平稳且趋同质化的发展阶段,主流供应商在性能和价格上差别不大,服务品牌成为主要参考因素。相比之下,PaaS(平台即服务)的想象空间更大,有望成为各大云服务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能力。实际上,Salesforce、Amazon等巨头都在加码PaaS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Gartner预计,2015年PaaS支出将上升至15亿美元,2016年这一市场将进一步扩容至29亿美元。
  PaaS服务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四个层面:一是政策驱动。随着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对易用的开发平台和专业开发工具的潜在需求将被释放。二是“原料”驱动。数据开放壁垒逐步被打破,可被开发和应用的公共数据越来越多,进而激发社会各界对开发能力的需求。三是需求驱动。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垂直渗透,会产生大量带有行业属性的需求,如,金融和生活服务对IT系统的性能、安全和隐私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别,这就需要PaaS服务供应商推出针对性的开发工具和构件。四是市场驱动。用户的集成、协同性需求有望推进PaaS市场从分散走向开放和融合。
   趋势四:公共服务云计算需求进入爆发期
   云计算可以有效降低政府运维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后台的稳定性,未来云计算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核心场景之一。可以预见,公共服务机构对云计算的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制上的一些限制和安全方面的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中国在云政务的推进中进展较慢。在云计算较为发达的国家,类似的情形也出现过。例如美国的“云优先”政策也遭遇多重阻碍,包括历史遗留IT系统的落后技术和数据分隔减慢了向云迁移的过程。组织文化排斥变革导致云计算人力匮乏、缺乏清晰的蓝图、没有有力领导。这些教训也是我国的决策部门在发展云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借鉴的。
  “互联网+”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带动云计算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和服务将成为连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发展的”毛细血管”,而不断释放的移动应用和服务需求又反过来加速云计算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云计算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如水电一样不可或缺的必备基础。

      研究团队

      顾问团队

      原创声明

       本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腾讯研究院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