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贸易摩擦看科技自主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它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大家都可能会遇到。我从中兴事件开始讲,因为大家知道中兴事件给我们的影响不但是政府领导层面、企业层面的,它对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所警示。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方面,不能抱有任何的幻想。习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关于掌握科技创新的这个指导思想,大家可以去看相关的习总书记关于网信工作一系列讲话。

在这个事件发生以后,我们工程院各个学部比如信息电子、机械运载,能源矿业等等都分析各自领域有什么短板?怎么补齐短板?而不能给给人卡脖子,中兴就是被人卡了脖子。

另外我们还要分析有哪些长板?哪些优势?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更好地发展相关技术和产业。

中兴问题其实就是网络安全问题中的供应链风险问题。网络安全风险,包含了供应链风险,人家不给你供货了,这个企业就可能倒闭。

中兴的情况就是如果美国不供货,很多芯片就没地方能够买到,只有唯一的来源,所以中兴在受到制裁以后,基本上是休克状态,这是非常严重的。

这就告诉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需要分析网络风险,从供应链风险扩展到其他方面的风险。结合下面要讲的内容,我就以桌面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安全风险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用哪个操作系统以前首先都是看它性价比,但是也要看有没有安全风险。我这里列了8条安全风险,当然从事网络安全的专家会觉得我列的风险还不充分。

当前的桌面操作系统,我们可以选择的有3个操作系统,一个是国产的,基于开源Linux的,一个是Windows7,另外就是微软正在推销的Windows10。

从安全风险的角度看,当前中国桌面领域的这三种系统中,国产Linux最好,我认为主要只有一条风险,即网络攻击。现在由于用的人还少,制造网络攻击的也比较少一点,所以风险也相应少一点。

安全风险方面Windows7有6条,Windows10有8条,Windows7多了两条,就是这里的第5条、第6条。

第5条即“证书和密钥不可控”,因为Windows10是把微软的可信技术整合在这个操作系统里面。这样,中国政府就丧失了证书的发放权,也丧失了密钥的管理权。

这方面的控制权是落在微软手里,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6条是“第三方无法进行安全加固”。卡巴斯基等杀毒厂商就抱怨微软,使他们的安全软件不能正常工作,实际上,在Windows10下,只有微软给以签名,第三方软件才能运行,它也使别人的可信技术无法工作。

所以相比之下,我们宁可用Windows7,不用Windows10。

下面再继续上一个话题。刚才说了,领导叫我们分析每个领域我们的形势,有没有短板?怎么应对?下面分析网信领域。

大家知道,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在工程院我们的信息和电子学部,很多院士的意见是,我们网信领域总体的产业水平是世界第二,但是有短板。

首先就是看信息和通讯领域(就是ICT领域)所有企业的市值排行榜,在全世界排名前10名中,美国是6名,中国是2名,韩国1名,华为没上市,如果对华为进行估值,我相信所有的金融投资者都会将华为估值在前10名里,这样,在ICT的前10家里面,美国是6家,中国加上华为就是3家,韩国1家。

全球ICT企业市值排行(截至2018.6.3)

所以我刚才说我们整体产业水平是世界第二,美国领先我们,是世界第一。

我们世界第二是很客观的。第三名就是韩国,距离我们还差得比较多。现在有些人把中国说的很厉害,甚至比美国还厉害,也有人说中国什么都不行,美国就有人说中国没创新,这些看法我觉得都不对。

至少中国在网信领域居世界第二,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中兴事件那种情况呢?因为我们有明显的短板,众所周知,一个水桶肯定是短板决定它的整体容量。我认为有两个短板。

中国网信领域的长短板

一般说来,现在大家都承认芯片是短板,芯片的短板从产业链的角度上可以分得细一点,这里把设计、制造、材料、装备、设计工具等等分出来。这还没有包括测试、封装、IP核这些环节,严格分还可以更细一点,但是我想分这几块也能说明问题了。

从这几块来看,我们的芯片设计并不差,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世界第一,具体设计公司的水平也相当不错的,所以设计并不落后。

但是制造方面我们比较差,中国最大的制造公司是中芯国际(SMIC),在代工那种类型企业中,现在只能排到第五,比制造更差的就是我们集成电路的材料、装备、工具那些方面。

拿材料举例,光刻胶全是日本生产的,没光刻胶大家都得停工。还有装备,我们的装备中,国产的不到20%,这差异就更大了。

还有一个工具,我们设计集成电路用的设计工具,即EDA工具,都是外国的,过去中国还有一个华大做了一点工具,后来基本上也停了,所以工具方面差不多是空白。

第二个短板是在软件方面。我们不能重硬轻软,忘记软件。现在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都承认了芯片短板,国家有个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就是IC基金,第一期有1千4百亿,现在正在筹划第二期,听说是1千5百到2千亿。

相应地,我们还会有很多社会资金注入,所以投资在芯片产业方面有几千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中国,你基本上找不到软件基金。

这第二个短板,在中兴事件中还暴露不充分,我们称为基础软件的短板,大体上有两大块,一块是操作系统。大家都有体会,在中国基本上95%以上电脑都是Windows,国产操作系统很少,手机方面的操作系统,不是苹果就是安卓,所以大家看,我们终端的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的。

另一块就是大型的工业软件,包括刚才说的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在内,包括我们飞机制造、发动机制造,精密制造,造船等等行业所应用的软件,称为CAE、CAD、CAM的这类软件,基本上是外国的,这也是我们的短板。

这个软件短板我认为不会比芯片短板的影响小,但是重视程度还不够。中国历来是重硬轻软,因为软件不容易看见,人们就不是很重视。

我们建议要抓这两大短板,把芯片短板补齐,另外,把基础软件短板补齐。

如果这两个短板补齐了,那我们就不至于那么容易被人卡脖子,中兴事件也就不太容易出来,即便出现对方卡你的情况,也不会有那么严重的影响。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中兴被一卡脖子企业就休克了。

我们还注意到了有两个长板,这是比我们的平均水平高,有一定优势的方面。

1、互联网相关应用,包括社交、电商、移动支付等等。

这些互联网应用,中国目前在世界上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外国人到中国来,也觉得中国确实应用比他们还发达,很多人说我们核心技术不够,我也承认,但是应用不错。在应用方面比人家好一点,也可以带动我们相应的核心技术的发展。

2、此外还有一个长板,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之类。

因为这些技术大家起步差不多,所以中国的优势就容易发挥。应该说我们更加重视,人才多,比较勤奋,所以我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比较活跃,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和人家差不多,至少落后的程度不大。

所以这两个方面是可以作为长板的。比如5G基础设施的推进,毫无疑问中国比美国还要多一点。

所以整体上,上面这个图能够表示我们当前的网信领域的态势。我们没有理由自满,也没有理由悲观,我们要实事求是去做,争取把短板弥补,把长板发扬好。这样我们就有希望把我们整个网信领域提升上去,也使得我们不至于再出中兴事件这一类的问题。

中兴事件的最重要教训是,我们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核心技术是我们安全的命脉。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个形势下,我认为,在网信领域将会有一个新业态,在一段时间内,你将会看到出现各种国产化的替代,这是由网信领域的特点造成的。因为网信领域市场有高度垄断性,技术有高度体系性。

这与传统领域不一样,比如推国产汽车,你可以看到在市场上,国产汽车、进口汽车是可以并存的。传统领域往往是推出一种新的产品,传统的、既有的可以并存。

但网信领域不一定,因为垄断性、体系性比较强,所以有可能推出一个技术不错、性价比不错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却没有你的位置。

举个例子,在电影院里,大家占满了座位,要进到电影院里就要拉出一个人才能进去,网信领域就是这个情况。

所以在网信领域我们要把国产的自主创新产品推向市场,一般要经过替代才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不像传统领域里,即使做得不好的产品,价格低一点也能卖出去。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手机操作系统没有人用Windows10,是因为Windows10技术不好吗?不是,是因为它缺乏生态。

Windows把桌面操作系统垄断了,Windows10在设计上是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用的,但居然没有人用。所以网信技术推不开,性价比不好往往不是主要原因。

习总书记讲的很清楚,他提出要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这就非常清楚的指出了我们的目标。

网信产品服务到市场上去,没有替代能力,市场份额可能就是零,要么1,要么0,市场的垄断性表现得非常强。

现在我国网信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一直都在进行,比如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客观上每天都在替代GPS,原来我们的导弹、卫星都是用的GPS,后来发现人家可以关掉GPS,所以就需要对它进行国产化替代。

我们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就需要用北斗,因为GPS不够准确,GPS开放给一般人用的精度大概是10米左右,我们自动驾驶需要精确到分米、厘米等级,当然要用北斗导航系统。

所以现在每时每刻北斗都在替代着GPS,而且这种替代往往是国产技术、产品、服务进入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下面我介绍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4个替代工作。

▌第一个替代,我们要在桌面电脑领域,包括一些服务器等,替代Wintel体系。

Wintel体系是Windows3.1在1992年推出以后,由英特尔cpu加上Windows构成的桌面电脑体系,到现在已经25年以上。我们现在要正在做的就是用国产的Linux操作系统加上国产cpu构成的体系来替代它。

现在,主要在做的是党政机关公务系统,就是政府办公用的那些电脑首先在做替代。

大家不要小看这部分,我们全国的党政机关,各个部门人员用的电脑总有2千万。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到2020年底全部替代,把这两千万的电脑都用国产的Linux操作系统加国产cpu替代Windows,这也很了不起。

这样做,国家把政府可以控制的市场拿出来,国家先用,老百姓后用。因为Wintel系统这些年积累下来,生态比较好,用户操作很习惯,应用支持比较好,但是我们不能听任它永远垄断,所以国家就开展了党政机关的公文系统的替代。

因为办公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不像我们一些技术高手要用很多很多软件。

国产的系统替代Wintel能行吗?如果这几句话在前几年说我们没有信心,成千上万的应用,以及大家的习惯很难被替代,但是现在所可以替代,一个原因就是手机生态发展起来了。

大家说现在什么生态重要?人们出差可以不带电脑,但是绝对不能不带手机,离开手机立刻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这表明现在移动生态的重要性。

过去我们电脑需有学习的功能、游戏的功能、商务的功能,社交的功能……现在这些事情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除了办公,你要给领导写报告,这在手机上写不方便,其他工作几乎都可以在手机上做。

所以我们已经把电脑的功能大大压缩到主要是办公的功能,只用一些重要的软件。我们很多移动办公比如审批一些文件,在手机上也能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替代Wintel远远比以前容易的多。

那么总体说来,我们现在替代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可以说,现在替代的进展还是不错的,按照工信部的说法,国产化替代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1、不可用。国产性能比较差、支持比较差。

2、可用。国产基本上可用了。

3、好用。国产达到好用了。

目前我们是达到了可用阶段,而且有些方面已经向好用发展了。

我举个例子,航天科工集团有一个商密网,有10万人注册,目前已经有2万8千台终端全用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构成。这个网的数据中心也是基于国产软硬件的,所以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现在我们的国产终端,就是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构成的,大体上相当于Wintel 3、5年前的水平,是可以用的。

根据这个情况,中央要求我们加速推进并早日实现国产化替代,在办公系统首先实现国产化,国家把这2千万台规模的市场拿出来进行替代,如果2千万台的市场支持好了,替代很完善了,再推广到一般市场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我们说中国的市场体量大是个优势,互联网已经体了我们这个优势了,替代也体现了这个优势。据说如果加上国资委下的企业,替代市场规模也许能到3千8百万。

不久后,中国有相当比重的电脑都是用国产的cpu和国产的操作系统,这时在市场上就能比较公平地和外国进口产品竞争了。

“商密网”目前的指标,比如打开文件,发文,收文等等十余种操作,响应时间按规定应该在2秒之内。航天科工集团“商密网”采用云服务模式,这些操作的响应时间基本上都是在1秒之内,有大概5项在2秒之内。可以说正从可用向好用发展。

▌第二个替代,是“去IOE”,也就是替代IBM或者Intel的小型机或服务器,Oracle的数据库,以及EMC的存储设备。

这工作也不止是中国想做,我前不久看到亚马逊也想把Oracle的数据库替代掉,但这是挺难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去IOE”,应该是前几年银监会提出过的口号,但当时太早了,技术没到这个地步。现在可以“去IOE”了,因为我们的硬件软件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有这个替代性了。

大家知道IOE最难替的是什么?是替代Oracle相当难。一般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等等,基本都是用Oracle数据库,特别是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相关的那些大企业,几乎通通都用Oracle,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特别是作为事务处理用,是很难替代的。

今年7月26日,航天科工集团发布了一个航天数据库服务器,就是由国产CPU和数据库构成的服务器,其性能指标相当于Oracle的数据库服务器,这是很不容易的。

图上,国产数据库服务器在同等情况下,性能超过了外国最新的数据库服务器,这个性能指标是用每分钟的交易次数计算的,这是国际通行的、由TPCC组织定出来的测试指标,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这个性能指标一般用tpmc表示,我们看到,我们最高的tpmC达到1千多万了。

而且我们有很重要的架构创新,其实Oracle数据库还不能说是分布式架构,据说Oracle的服务器一体机最多八台,而我们的这个数据库,是分布式架构,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提高性能,在实际测试中,增加到了140台服务器,加速比还有54%,所以将来可以方便地扩展到很高的性能。

根据第三方测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据库服务器的tpmC指标已经达到1198万,就是每分钟1千多万次交易,全世界最快的Oracle提供的数据也就是3千多万。

也许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超过他们的这个指标,因为我们是分布式架构,容易扩展。

目前这个服务器的指标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而功耗大概就是外国同类配置的2/3,价格是70%左右,所以应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目前这个数据库服务器正在一些银行等企业试验,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第三个替代,是替代德国SAP公司的ERP软件,ERP是企业管理软件。

大家可能知道,全世界500强公司可能全用SAP,中国大企业集团毫无疑问也是,为什么用它呢?因为在德国漫长工业化的历史之中,德国人在企业管理之中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固化到ERP软件里面,号称是最佳实践。

所以好的企业都会采用。这个ERP是经过上万软件人、几十年开发出来的,大概是上亿行代码的超大型软件。

但是我们也发现SAP有一些缺点,他们不容易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很难定制、很难改。这个软件非常大,一般每年要交维护费用也得上亿,中国的大集团、一直都在交这个钱。

此外,假如你有一些定制要求,那么要请SAP工程师来做,不但很贵,而且非常难做,不太适合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化的要求。

我们上海有家博科公司,也就是2千人左右的公司,它研制了一个平台叫Yigo,成为“无代码开发平台”,就是开发软件不需要编写代码。实际上,它做好了一套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你如要定制一个事务处理模块,你只要定义三个东西就够了。

第一个是模型,通过在屏幕上画很多流程、模块等,把模型定义好。第二个是定义界面,输入、输出元素等等。第三个是定义数据关系,比如成本、利润、汇率等等的关系。

这三个东西定义好以后,其它就由Yigo平台自动生成,不需要软件人员编写任何代码了,所以我们企业管理软件就不要软件人员去维护代码,业务人员可以自己维护这个软件,可以自己定义新的模块。

由机器自动生成代码,不但快、简单,而且不会产生bug。软件工程最怕bug,平均起来,一般一千行代码有一个bug,所以你想,1百万行代码的软件可能有一千个bug,因此软件开发是非常头疼的工作。

这个Yigo转换工具转换出来的代码是没有bug的,还是挺有意义的事。在今年6月1日时,中国电子学会主持,开了一个鉴定会。

肯定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是它的工具是创新的,很有水平,第二个,博科把德国SAP的上亿行代码的超大型ERP软件,花了大概2年时间全部转换过来了。这两件事都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

博科用自己的创新平台把SAP ERP移植过来,整个的TCO(总拥有成本)比原来好得多,另外,不仅是经济性大大提高,还有是大大提高了大数据的安全性。

我们一些要害部门用原来SAP的软件,大数据的控制权可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用了博科的ERP,可以放心多了。现在一些单位正在试用博科的ERP,初步反响不错。

▌第四个替代,是用国产实时工控操作系统替代外国的VxWorks系统。

大家知道,工业控制的安全特别重要,以前伊朗核设施的工控设备感染了震网病毒,大批离心机被毁了。不久前,乌克兰电网的工控设备受到攻击,导致大规模停电事故。

这些案例度说明,如果工控设备不安全的话,造成的影响就会非常大,会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的运行。因此这些工控的核心技术必须由我们自己掌握。这方面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工控的实时操作系统。

我国工控领域过去基本上都是被美国风河公司的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所垄断的。

现在,有一家叫翼辉信息的公司,推出了自主可控的SylixOS实时操作系统,它核心代码是自己开发的,然后把核心代码开源,形成一个小的、由我们软件人员主导的社区,这样做,通过开源形式,在许多软件专家的共同监督和审查下,可以更好地保证核心代码的安全性。

但是这个操作系统在某些特定领域中的应用,比如在航空、航天、造船等等方面的应用,并不需要开源,这时,应用方面认为不开源更有利于保密,安全性也会比较好。

所以翼辉的SylixOS采用的核心开源、领域应用不开源的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创新。目前SylixOS在多家军工集团试用,结果不错,证明有替代性,下面列出一些功能比较,总的说它比VxWorks要强一点。

各种实时操作系统的比较

SylixOS的实时性优越

上面是一个实时响应的图表,红的线就是我们国产的实时操作系统,一般它的响应是几微秒,而绿的线是开源实时操作系统,响应比较慢,大概要30几微秒。

我上面讲了四个替代,有些其他的替代目前还不够成熟,也有可能过段时间可以向大家汇报更多的进展。

下面我再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达到网络安全。习总书记在今年4月份一次讲话中指出,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技术安全。

我们知道,网络安全涉及面很广,诸如安全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等等都很重要,但是核心是什么?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如果技术不安全,你其它一切都没用了,所以强调技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安全和传统安全不同,传统安全一般是可计算的,可预期的,比如一个机械、一个零件的故障率等等都是可计算、可预期的。但非传统安全,像网络安全那样,不是那么简单。

例如有辆自动驾驶汽车撞人了,是汽车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可能不是汽车本身的问题,而是被黑客操纵导致的。这个问题就属于网络安全中的可控性问题,传统安全只是安全性问题,相对比较简单。

而网络安全,除了传统安全的安全性外,还有一个是网络安全特有的可控性问题,所以网络安全要考虑安全性和可控性这两个方面。可惜关于可控性以前没人管。

事实上,过去几百年、几千年,所谓安全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可是网络安全则不同,除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有人和人的关系,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此可见,我们要达到网络安全,需要做到三步:

第一步,做到自主可控。

第二步,保证技术安全。

最后,保证网络安全。

任何网信产品首先要考虑第一条:是否自主可控。不能自主可控当然谈不到安全,正如对自动驾驶汽车,它首先应当满足可控性,如果是被黑客在控制,根本谈不上安全,所以要把达到自主可控放在第一步。

我们说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但是反过来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这个关系比较清楚,也就是说,自主可控不是充分条件,是必要条件。

最近这个期间我们一直在强调自主可控,强调通过自主可控来达到技术安全,从而保证我们的网络安全。

对中兴事件如果你反思一下,假如中兴有自主可控的制度,每个产品需要评估一下有没有自主可控,那么就能够发现,很多产品的芯片都是买美国的,而且没有第二家供应商,那么就应该找第二家供应商,或者做备份方案。

当不卖给你芯片时,能有替代品,即使贵些、慢些,但也能顶上去,不至于完全垮台。所以中兴如果有自主可控的制度,情况就会好得多。

目前,有关方面如党政公共系统替代正在推行自主可控测评,我们以前已经有的测评包括质量测评,就是测量技术指标,性价比等等。另外也有安全测评,就是按等级保护要求,对等保级别进行测试认证。

这些测评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自主可控测评,就可能被一些“假国产”、“穿马甲”的外国技术产品服务占了空子,混进政府和重要领域,造成严重安全风险。

所以现在我们要加上一个自主可控测评,这样形成了多维度测评制度,即至少有三个维度:一个自主可控,一个质量,一个安全,共三个维度。通过这三个维度的测评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责任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在企业方面,华为做的比较好。还在很早的时候,华为就要求要有备份预案,以便在人家卡你脖子时能顶上去。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回答“已没有生态空间,为何还做终端操作系统”时说,应尽量使用国外的好东西,包括高端芯片和操作系统,但要有战略备份,“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现在国家在强调,国产的东西即使慢一点,贵一点也要用,当然,实际上国产不一定真比外国贵、比外国慢,而是体现一种精神,重视自主可控,重视网络安全,下面请大家提问吧。

 

提问环节

主持人:看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跟倪院士请教的?

我先问一个线上同事提的一个问题,这位同事问,是否看好互联网公司自研芯片?

倪光南院士:互联网公司都有足够的实力设计芯片,像芯片制造我觉得客观来讲还是难一点。所以我觉得可以参与,作为社会资本加入国家基金中。我想互联网公司应该更好的把社会责任承担起来,给社会多做贡献,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主持人:看现场的同志还有什么问题?

 

提问:您好,您今天介绍关于在工业控制领域一个操作系统的案例。只有一个Linux RT的评测,我觉得这个好像有一点不是特别乐观。

第二点,我觉得需要有一个生态,有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一个生态?

第三点,自动驾驶系统本身的安全方面这种可控性又有多少?

倪光南院士:至少有3个问题。

  1. 与RT\Linux比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但是因为这个操作系统目前主要的应用在私有领域,那个数据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2.  关于生态,它采用的商业模式我觉得也有用。它内核采用开源的方式,但是它和商业使用的部分不开源,他们自己和客户一起搞生态方面的一些发展,所以有开源有不开源,两个优势都有,这种方式我们希望也通过实验看能不能成功,也需要实践证明。

  3. 国内有很多家用 Android 在做汽车操作系统,其实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操作系统,那是作为音响、娱乐用的,按说不能做实时的应用。我们希望SylixOS它有一定的机会,能为一些我们很多部门所应用。

 

提问:倪院士您好,我想问一下对于重硬轻软这个问题,您觉得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政府是不是应该对于中小企业有一个倾斜呢?

倪光南院士:我们现在主张国家要重视软件,中国有个系统性的问题就是重硬轻软。我们主张要纠正它,其实很重要的就是一些导向,我们主张像集成电路一样,国家重视,软件哪怕拿个几百亿出来鼓励也是好的,现在软件工程师也是开销很大了。

我们主张首先是要成立软件基金,而且成立一些专项把我们软件的薄弱环节、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等都做起来。

第二,就是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其实是最有活力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在政策上要给予支持。现在国家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我们也会积极反应我们的一些意见。

 

提问:倪院士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在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创新上,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外,企业和高校还可以更多的、具体的做一些什么?谢谢。

倪光南院士: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创新潜力的,但是我们看到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应创新的,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学校为什么现在的一些成果应用转化的很少。大量的都是发文章,像SCI、EI这种论文的导向,特别在工程技术方面,至少不能完全用论文的导向,应该

更好把企业科技创新,和学校的教育能够更好的结合起来。

 

提问:倪院士您好,您刚才提到了科研成果转化这块,您是国内第一批致力于把科技转化为产品的科学家,现在也是关于科学家要不要创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这块也是讨论的很久,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包括对科技成果这个产权这块界定应该是由谁来界定?怎么来界定?谢谢。

倪光南院士:你这个问题我体会有两方面。

第一,我们科技人员的创业,国家的政策——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应该肯定的。

我觉得有两类创新。一类是基础性的,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按照兴趣去培养,按照兴趣去发展,那是基础类的。

另一类作为工程类的,我觉得更多的应该和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能够更好融合起来,在国外也有很多经验,而且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中关村这些经验都表明,为什么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

因为我们有清华、北大很多高校,还有中科院很多研究所等等,这就说明了我们人才和创新的关系,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所以人才和创新显然是不可分的。

所以我觉得按照过去的经验包括中国的经验,我们应该更好的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我们还需要继续总结经验,更好的发挥好我们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业中的作用。

 

提问:倪院士您好,我想还是就格力3百亿制造芯片这个问题,就这个问题想再请教您一下。

您刚才说,格力制造芯片在设计上是有优势的,但是它很难覆盖整个芯片产业链,但是格力现在跟多高端芯片依然是无法脱离进口的,这样还是无法解决您刚才说的受制于人的问题。

像格力这样的中国造的企业,怎么和这个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更好的协同或者合作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倪光南院士:首先我们像格力这样的企业有资源发展芯片,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且避免受制于人的意识。

我觉得非常重要,也很好,而且其实我觉得像格力这样的公司,作为在我们家电行业非常知名的企业,也有实力承担自己的一些专用的芯片的设计,至于芯片生产可以委托别人加工。

 

提问:还有芯片研发,刚才您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回报周期很长,像董明珠这样,她说要投入300亿,像这样的在中国制造里面的民营企业家里面,她是不是起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带头作用,您是怎么看的?

因为现在社会上对于他们格力多元化的这种战略,争议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您确实比较看好这点是吗?

倪光南院士:像董明珠那样的能够投300亿,在今天我觉得是很大的,而且将像我刚才说的,在一些专用芯片设计方面这些投入能够起很大的作用,她有可能把自己的产业升级换代,可以达到这个需求。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您好,您刚刚讲的是国与国之间信息安全可控,就个人而言,他怎么能实现自己的信息安全可控?相比国际上来讲有什么更好的案例和规范可以规范我们对于信息隐私的使用更安全呢?我是指个人的。

倪光南院士: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网络安全不仅是国与国的问题,所以就包含了个人与个人的问题,但是网络战是国与国的问题。

当前来讲,我觉得对网络安全还是网络战可能影响更大。黑客的作用毕竟还是比较小一点。

 

主持人:谢谢大家。

非常感谢倪院士,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深刻、非常精彩的报告,回顾了我们网信行业发展的一个国产,尤其是在分析短板的时候,除了目前我们已经暴露出来芯片问题之外,还特别指出了我们在基础软件领域的一些短板。

对我们来说这些短板既是一个风险,可能也是一个机会。后面倪院士还特别用四个替代的案例,来给我们展现了科技领域正在发生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尤其是这种替代性变化。

不管这些是软件领域或者说是安全领域的,或者说是这种工业控制领域的,对我们做业务或者做实际的这种未来的发展来说都非常有启发。

最后,希望未来几年在基础创新领域,腾讯也能够有更多突破、更大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