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岁的子岩曾经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还会主动照顾弟弟。直到有一天,子岩的父母发现子岩沉迷游戏,而且也不照顾弟弟了。子岩父母双方各自采用了一些教育措施之后,子岩的报复性加强,反而连学都不上了,窝在房间里没日没夜的打游戏。因为子岩的情况,子岩父母之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将责任推卸给对方,仿佛子岩是个需要来回踢走的「皮球」。而子岩的弟弟也受到了影响……

这个案例被收录进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编出版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里。

这本书可能是中国权威学术机构出版的第一本系统性论述青少年「用网过度」,或者说「网瘾」的书。但它的受众对象却不是医生也不是那些「治疗机构」的老师,而是普通孩子的家长。

在子岩故事的下半程里,经过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的调解和治疗,子岩重返学校、重新开始照顾弟弟、并且亲自口述:游戏已经对他不重要了。

这与我们司空见惯的从孩子入手「治疗」不同,心理咨询师针对的却是子岩的父母。心理咨询师发现,子岩之所以沉迷游戏,重要原因是子岩的家庭关系存在很大的问题。

子岩的父亲几乎从不管家里的事情,无论是家务还是教育问题。子岩的母亲上班的同时要管两个孩子,管不过来的时候只能把一部分责任转移给孩子,让子岩照顾弟弟,这加剧了子岩的心理失衡。

子岩觉得父母更喜欢弟弟,同时又觉得两个孩子是父母之间吵架的原因,不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意义和位置,最终只能向游戏「求援」。

直到资深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了子岩父母的问题,子岩才终于走回正道。

抽离人名,子岩家的案例似乎勾画出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典型样子——双职工家庭,父亲不管孩子,母亲忙不过来。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与子岩家的情况类似。

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这本书,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孩子走上歧途而出现。

但与许多媒体喊口号式的要求建立治疗体系、要求企业一刀切的解决未成年人游戏问题不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给了家长一个在家庭内解决问题的方案。

 

孩子用网过度是什么导致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总结了四类容易「网瘾」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较低的孩子、面对压力难以应对的孩子、家庭中缺乏温暖的孩子和生活中缺乏朋友的孩子。

从大众的主流常识来看,这四类孩子即便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同样是容易走上歧途的类型。

事实上,孙宏艳认为未成年人的许多网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家庭问题在互联网中的延伸。

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刘燕提出了几种会导致家庭问题的教育方式,与传统中我们认知的不同,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事实上并非「只批评不表扬」。而是「假面家庭」问题——

所谓假面家庭,就是指家庭中总有那么一些事是父母有意或无意忽视的,这会对孩子造成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许多家长的认知中小孩子不会有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所有的不开心都是一时的。

当孩子出现不开心、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时候,家长会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可不开心的!」

这事实上是对孩子消极情绪背后需求的一种忽视,久而久之孩子的不满会积累下来,而家庭也会变得像一个没有水的浴缸。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会带上一种「假面」,即尽管内心依然十分消极,但却不得不像成年人所说的那样恢复到「天真烂漫」的样子。

此时,如果网络这个「大海」向孩子伸出「援手」,孩子便会很轻易的沉迷。

除了「假面家庭」之外,极端溺爱、极端严格、剥夺孩子在现实中游乐休闲的权利和不对等的交流,也都是造成问题的常见教育方式。

而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是父母进一步的「一刀切」管制。当孩子沉迷网络,或出现沉迷网络迹象的时候,许多父母会选择让孩子「再也不要玩游戏」「再也不要上网」。

但从一个人的个体成长角度来讲,一个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作为现代人,却很难找到一种完全不接触网络的生活工作方式。

 

用网过度不是孩子的“病”

根据《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自 2011 年以来,中国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接触率连续保持在 90% 以上,而首次触网年龄正在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

到 2017 年,56.4% 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 10 岁以前。

而另外一项研究表明,许多未成年人的首次触网经历来自于父母将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当作「封口玩具」交给未成年人。希望能在小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里获得一些空闲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不少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一进了互联网就和我疏远了」,但其实这正是他们将互联网交给孩子时的第一预期被超额满足的后果。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互联网产品,会瓦解传统家庭关系中「共同在场」这一重要场景。即在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一家人总要坐在一起从事一些活动比如吃饭、看电视等。

而「共同在场」场景,是一家人形成共同语言、促进沟通交流的重要因素。在智能手机出现后,即便一家人在同一个地点吃饭和休闲,也是面对不同的互联网内容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

这导致了代沟这一家庭关系的老问题的加剧形成,而家长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更是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意味抵制网络,孩子觉得家长“跟不上时代”了。

代沟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问题,在过去年轻人曾经沉迷看武侠小说、跳交谊舞、听靡靡之音。可以说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基于兴趣形成与父辈不同的语言体系。

在过去年轻人看武侠小说,父母只要愿意自己买一本书读下去就能很轻易的与年轻人产生共同语言。

而互联网时代的话语体系更为多元、复杂和隐蔽。追星、Cosplay、汉服、动漫、游戏、古风等新兴文化圈子的崛起,给了青年人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抬高了父母「理解孩子」的门槛。

这也导致了部分家长选择不去理解,而是选择一刀切的采用鄙视的态度——「整天玩网上那些东西」「不务正业」「没点正型」。

由于孩子从家人这里找不到共同语言,只能更深入的参与到网络生活中,向同龄人寻求价值认可。

 

家长可以做什么?

对于孩子成长的问题来说,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从长远来看,即便有办法「治好」这一代青少年的用网过度问题,下一代青少年也很大几率要沉迷某种尚未诞生的东西。

因此,从治本来说,矫正青少年的不良上网行为要靠改善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网络使用观、家长带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

但毕竟,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就是治标——如何解决孩子当前的用网过度问题

据了解,这也是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中心策划编写《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的初衷。

1994 年,美国学者 McClure 首先提出了「网络素养」这个概念,当时的定义是「个人识别、访问并使用网络中电子信息的能力」。

后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素养不再是一个衡量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量度。而成为了一种公民基础素养的量度,根据国内学者喻国明的定义,在当今背景下的网络素养,应该是一种基于媒介素养、数字素养、信息素养等于一体,叠加社会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独立概念。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 年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中,评价青少年网络素养高低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搜集与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自我信息控制能力。

与用网过度是家庭问题在网络中的延伸一样,这些素养也是家庭教育在网络中的延伸。

用不准确的比方来说: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中取得授权,并翻译了由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数据通信公司和微软澳大利亚分部联合制定的一份名为《ThinkUKonw》的安全用网指南。

这一方案为澳大利亚的家长提供了一套基础的教育孩子网络素养的方法,能帮助家长快速的解决眼前问题。

在中国,目前以网络素养为主题的课程、教材和育儿书籍还相当少见。尚且缺乏成熟的、成体系的可执行方案。

除本文开头谈到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之外,宁波出版社出版于今年出版的《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一辑)》也是一套以青少年为目标对象的互联网素养教材。

六本教材,分别围绕互联网与未来媒体、网络游戏与网络沉迷、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地球村与低头族、黑客与网络安全、网络谣言与真相六个主题展开。

但从京东、亚马逊、当当等主流线上书店销售渠道来看,这套丛书的散客销量对比其他的传统育儿类书籍并不算高。

家长都知道,在带领自己的孩子逐渐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要同步的教给他们一些只有父母才能教给他们的人生知识。

但很少有家长意识到,如今网民数超过 40 亿,网站数(包括 App)超过 20 亿的互联网,已经是一个独立于物理世界的平行世界。

当家长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交到孩子手中时,并不只是给了孩子一个方便的看动画片、玩小游戏的工具,而是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也许没有人会否认,再也没有什么比让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在陌生的世界里独自闯荡更危险的事了。